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

ID:42306497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_第1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_第2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广兴中学——刘芳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四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说教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这个单元第二篇驳论文,这篇文章鲁迅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在这种情形下鲁迅作为民族之魂的思想家,针对舆论界曾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悲观论调,写下了此文,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的精神。因此,解读这篇文章,重在走进鲁迅的世界,倾听鲁迅的呐喊,感悟鲁迅的民族精神。(一)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文章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有力地论证了“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首民族脊梁的颂歌。作为民族之魂的鲁迅先生,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歌颂了“中国的脊梁”的铮铮铁骨、耿耿丹心。文章思想深刻,鲜明的体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风范和魅力。(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言泼辣、犀利、有力,感情色彩浓重。文章语言保持了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显示出鲁

3、迅杂文语言艺术的色调丰富、绚丽多彩。根据以上对文章的理解,确立以下学习目标:1、抓住论辩的要害,分析本文严密的逻辑性,学习驳论的方法。2、品味关键词语,欣赏鲁迅杂文尖锐泼辣而深沉热烈、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3、联系历史现实,继承鲁迅“民族魂”,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重点:理清本文的思路和逻辑结构,体会本文凝练而精彩的语言。学习难点:理解鲁迅忧国忧民,关心民族命运的思想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课时安排:2课时。二、说教法1、学习本篇文章,引领学生通过诵读、讨论、交流,与文本对话。2、遵循感知——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教学规律。先整体感知

4、,理清结构;再揣摩语言,欣赏鲁迅尖锐泼辣而深沉热烈、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最后联系历史与现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补充有关的背景资料、历史图片、音像史料等,增强直观,形象效果。三、说学法1、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文章。2、抓住关键的词语探究、讨论、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品味文章的语言,获得情感的体验。3、展开讨论,进一步学习驳论的方法,增强民族自信心。四、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鲁迅及本文写作背景资料,老师利用多媒体补充历史资料。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又对文章的情感有了初步感知,为学习课文做下了

5、铺垫。(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三)导学新课1、听读课文——要求准确掌握生字新词,标注不懂的语句;学生质疑发问,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2、问读课文——讨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读后交流,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作者“驳”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先回顾驳论文的相关知识,再理本文的结构。让学生明确:文章首先摆出敌论据和论点。用三个“事实”,列举出敌论据引出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接着批驳敌论,先直接反驳,指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揭露敌论的荒谬。再间接反驳,树立自己的观点,用确凿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形成“摆—驳—

6、立”三步骤。(板书)3、品读全文,(1)、体味语句的含义,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多媒体显示: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①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②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③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④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⑤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学生思考,明确:①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②指广大人民;③指国民党反动统含者及其御用文人;④指所有的中国人;⑤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2

7、)、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意味,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①体味第一段中的三个副词“总”“只”“一味”,它们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②揣摩“自欺力”“他信力”造语的新奇。③品味第8段“……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4、拓展延伸:(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前仆后继战斗的人”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感悟: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