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概论题库

考古学概论题库

ID:42279486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1

考古学概论题库_第1页
考古学概论题库_第2页
考古学概论题库_第3页
考古学概论题库_第4页
资源描述:

《考古学概论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文化层:文化层为考古学术语。指古代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可分为:叠压、打破、共存三种,原则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对古老的地层一般位于相对新的地层之下。叠压关系就是最基本的地层分布。打破关系指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层上的遗迹遗址等,如灰坑、井等经常出现打破关系。共存则是指同一时期、地域,处在同一文化层上各个遗址、遗

2、迹的关系。)考古学: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中研究的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的研究方法。旧石器:旧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标志,使用旧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是利用天然砾石打制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功能的工具,主要通过打制的方式生产,用来狩获与肢解猎物、采集植物果实和根茎、防身和加工制作其他材料,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新石器:新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用具,使用新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是在旧

3、石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除了打制的方式外,还使用了磨制的方式,耗时更长,但是能够能够控制石器形状,比旧石器更加耐用。错金银:错金银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属金属丝镶嵌工艺的一种,主要是用金银丝在器物的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或文字。错金银工艺大概是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即到春秋中晚期才兴盛起来的,它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鎏金: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

4、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碳十四断代法:碳十四断代法是考古学上一种用于断定有机体年代的方法。凡以碳水化合物为养料的生物机体中都含有碳-14同位素,因为生物体中的碳-14一方面按5730±40年衰变,同时吸收补充,所以其浓度与当时大气中碳-14的浓度平衡。但生物体一旦死亡,就只衰变不补充了。这样只要测出生物体中碳-14的浓度的减少程度,就知道它的死亡年代了。这可用来测定5万年以内的死亡生物的年代。热释光测年法:是利用热释光效应测量文物烧制时间的一种方法。利用

5、热释光效应,可以根据样本所释放光子的能量判断出样本自从上一次被加热后至今所接受的辐射能量之和,因而也就能判断出其烧制时间。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金沙遗址: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金沙遗址路,距离三星堆遗址50公里,该文化所处年代约在前1250至前650,在前1000年时

6、较为繁荣。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没有城墙,约等于三星堆文化的最后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转移。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答题蓝田人的主要内容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头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他们大约生活在110万至115万年前,当时蓝田人的生活地区,草木茂盛,很

7、多种远古动物栖息,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葛氏斑鹿等素食动物,更有凶猛的剑齿虎。蓝田人产地发现的石制品仅三十四件,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砸器、中小型多边砍砸器和单边砍砸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蓝田人用简单而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在自然环境中挣扎求存。他们捕猎野兽,采集果实、种籽和块茎等为食物。北京人的主要内容1921年,奥地利学者师丹斯基在北京西南48公里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l第一颗“中国猿人”臼齿,引起轰

8、动,1927年正式发掘,1929年发现了第1个完整的直立人头盖骨化石。此后一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时的发掘中,又相继发现了4个较为完整的头盖骨及下颌骨、牙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