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

ID:42236893

大小:32.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乘法的运算定律教学内容:乘法结合律。(四年级下册课本34页例2,35页“做一做”,37页练习六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乘法结合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会应用;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有

2、哪些,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你能举例说明吗?怎样用字母怎么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呢?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2(1)出示主题图所显示的两条数学信息,提问:要求一共要交多少桶水?需要哪些条件?看完整的应用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提问: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做吗?全体同学做在本上。学生做完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指名板书:25×5×225×(5×2)  =125×2=25×10  =250(桶)=250(桶)答:一共要浇250桶水.提问:(1

3、)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2)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人议论后得出:等式两边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25,5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算式要把前2个数相乘,右边算式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后边小括号里面的.师概括并启发提问: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2.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3×6×5              

4、3×(6×5)7×4×20             7×(20×4)25×8×4             25×(8×4)每组算一个题,订正得数后,得出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是相等的.教师板书“=”.启发提问:(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2)它们的运算顺序呢?(不一样的)(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4)三个等式右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得出:三

5、个等式右边算式的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5)它们每个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不一样,但它们的积呢?(积是一样的)师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看来咱们发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性的.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咱们再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怎么算?学生议论.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4.用字母公式表示定律.启发学生如果用a,b,c分

6、别表示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板书:(a×b)×c=a×(b×c)提问:a,b,c各代表什么样的数?从而明确必须是大于1的整数.师概括: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可以改变乘法中的两个因数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都是不变的.5.练一练完成35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二题,请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想一想,下面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3×4)=(2×3)×46×(2×a)=(6×2)×a2×3×4×5=3×(2×4)×42.课本37页第2、3题四.

7、拓展应用你会简算吗?25×19×4125×4×8×25125×32五.全课总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今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乘法的运算定律教学反思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能对于在使用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又运用乘法交换

8、律有冲突,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把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与今天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加强:1.复习时间过多。共花费了7分钟,复习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不必每个运算定律都复习概念、图形表示、字母表示、举例子,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