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1

ID:42231967

大小:17.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1_第1页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1_第2页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1_第3页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1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陷入了一种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其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力求挖深讲透,学生总想全盘“接收”,被动记忆,“享受”现成结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机械地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经过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主动地来建构并获取新的知识。故此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节课教学设计力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设问题情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

2、、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础概念,是联系初中高中知识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后续课程学习中经常出现且逐步加深的一个核心概念。所以,理解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概念显得十分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精神、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a、了解物质的量、摩尔、阿佛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的涵义。  b、理解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过程方法:a、b、  经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经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

3、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  -1-  a、这过“摩尔”这一概念建立过程的简单分析。使学生树立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b、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品质。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物质的量”概念在高中化学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是用来计量肉眼看不到,现代称量工具也难以称量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理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而且易于和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混淆起来,故把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教法分析  以主体探究式教学为主,经过创设问题情

4、景激发探求欲,在浅入深层层逼进的类比设问中,将问题引向深入,逐渐形成对“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和宏观的中介的一种物理量的概念认识,然后经过分析讲解,抽象概括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概念,在此理解基础上通过规范性书写练习,例题分析,模仿提高形成能力,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难点的突破上是通过构建思维“模型”类比推理,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简单化;对于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这些重点内容是通过抽象,讲授,附以规范性书写练习,例题分析,模仿等环节来达到初步掌握并能简单加以应用。  四、学法指导  复习初中学过的化学的相关知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通过课前预习及相关信息收

5、集学会自主学习;经过创设问题情景、分析类比,鼓励学生积极思辩,学习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原理“模型”中建立新概念的方法,最后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形成概念的完整理解,并经过练习形成能力。  五、教学程序  1、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诱发探究  -2-  A:先让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预习,信息收集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后续探究过程中不断加深,纠正自己的理解,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方法  B:通过PPT阅读创设问题的根源情景,激发探究欲望。物质微观微粒  联系  物质的宏观质量  2、引导探究、形成概念、找出规律  ①从日常生活中1令纸=500张,总结出计量的基本原理

6、:  用小集体去度量大集体;  ②再用类比法引出微观微粒的计量有类似的特征;  ③从而将问题深入到计量标准的选择,经过H2OAl相关微粒个数的计算找到×1023  个这样一个具有双关联作用的特征数据,进而经过讲解分析逐步形成物质的量、摩尔、阿佛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认识。  3、总结、交流、协作提高①回顾概念的内含;  ②讨论概念间关系、其核心是什么;③规范化练习;④例题分析;⑤模仿练习提高。⑥小组学习  “科学视野”中气体摩尔体积及影响因素?  最后总结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联系质量,体积,微粒个数的关联式,从而体现物质的量的中心桥梁作用。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