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13647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9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作者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杨氏之子》作者:刘义庆《世说新语》《杨氏之子》作者:刘义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后人为将
2、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笔记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在流传过程中,《世说新语》出现了多个书名,如《世说》、《世说新书》、《新语》、《世说新语》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皆作《世说》,这是该书的最早称谓,宋本《世说新语》附汪藻《叙录》曰:“
3、李氏本《世说新书》,上中下三卷,三十六篇,顾野王撰。”顾野王(519~581年)为南朝梁陈间人,《世说新书》之名始见于此。及至唐代,《世说新书》(可见于段成式《酉阳杂俎》)、《世说新语》(可见于刘知几《史通》)等书名皆可见于史籍。宋代以降,此书经晏殊删定以后,便统称为《世说新语》了。 关于《世说新语》的作者,自《隋书?艺文志》至《四库全书总目》,历代著录所记,均为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然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提出了异议。鲁迅先生认为:“《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
4、手,亦未可知也。”自鲁迅先生“成于众手”之说一出,至今聚讼多多,难有定论。有人认为,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基本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可以当代研究《世说新语》的两本博士论文为代表:一是王能宪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的作者即为刘义庆;另一本为范子烨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乃成于众手,其余作者还有
5、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两书均有大量考证分析,此处不敢妄断。由于《世说新语》乃“采缉旧文”之作,遍寻当世同类型作品(如西晋郭颁《魏晋世语》、东晋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魏晋史书(如《魏书》、《晋阳秋》等等)以及相关杂著(如《高士传》、名门大族的家谱),所涉材料宏富。刘义庆广招文学之士,他在编撰《世说新语》一书时,手下诸彦为之搜罗材料,乃至润色整饰,是合乎情理大有可能的,因此,折衷地说,可以视为此书乃刘义庆担任主编,袁淑等人或有参与的一部著作,而刘义庆的主持之功劳当是无疑的。 刘义庆(403~444
6、),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他尊崇儒学,晚年好佛,“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他所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世说新语》的编撰,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当然还是刘义庆本人。[1] 鲍照(约415年~4
7、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晋义熙元年出生于北海郡(今连云港市云台区),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何长瑜,南朝宋诗人。东海(今连云港东)人。初为临川王刘义庆王国侍郎、平西记室参军。以戏用韵语嘲弄义庆州府僚佐,贬为曾城令。元嘉二十年(443),庐陵王绍镇寻阳,请为南中郎行参军,掌书记之任。赴任途中遇暴风雨溺死。曾与谢灵运族弟惠连、荀雍、羊溶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称灵运
8、“四友”。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下品。有集八卷,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 袁淑(408~453),字阳源,陈郡阳夏人,袁豹之少子。生于晋安帝义熙四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年四十六岁。少有风气。年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丽,纵横有才辩。彭城王义康命为军司祭酒刘港欲其附己淑不为改意,因以疾免官。临川王义庆雅好文学,请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