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95407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2017年春季版)《社戏》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戏》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2、教学方法:指导揣摩品析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教学重点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教学准备1、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2、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
2、学内容1、初读课文,熟悉内容。2、研读课文,整体感悟。二、导入知识鲁迅与社戏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关于课文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三、初读课文,熟悉内容1、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图片。2、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社戏”知识。3、放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根据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说说你对社戏的了解。2、听写
4、词语。二、详读并理解课文1、为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第三部分(第5节到完)写看社戏后的余波。2、课文中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A.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是:CDEF略写的是:ABG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又说明了什么?因为文章主要写看
5、社戏,所以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说明了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3、圈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并体味其运用之妙。动词:拨、点、磕、架(1)充分描绘出小伙伴架船技术的熟练,反映出小伙伴们聪明、能干的特点。(2)表现了去看社戏的愉快心情。4、根据全文六一公公的言行,分析概括其性格特点。(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
6、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淳朴、好客)(3)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淳朴、好客、热诚)三、总结全文1、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3、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四、拓展延伸说话训练:我的童年学生选择
7、一件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来进行说话训练,要求叙述完整,声音洪亮,语调自然连贯,姿态大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