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

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

ID:42162503

大小:71.8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9

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_第1页
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_第2页
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_第3页
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_第4页
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制分析与体制选择•■对中国第三产业中的公共服务与准公共服务研究博士生:江波副教授指导教师:李江帆教授博士论文通过时间:2001.12相比鮫私人经济活动而言,公共经济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存在许多和以往我们从标准经济学知识屮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运行体制。同时,公共经济生活又是我们这个现代社会须臾不可缺少,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显得日益重耍的经济生活的一部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都在中国之上,当前社会经济服务化趋势也十分显著,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的理论准备工作屮,我们常常是先从西方的学者那

2、里寻找已经做出的研究成果,依托这些源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达国家先行的理论和体制选择经验,去探索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在体制变迁中公共经济生活,尤其是公共服务的体制效率、体制变革和体制的重新选择方面问题,试图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对这个相对特殊的经济领域的体制问题做一些经济学分析。木文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为切入点,目的是想首先理清公共经济领域与私人经济的基木差异所在,并依据经济学的一般分析理念,用理性分析贯彻公共服务的体制分析,从而使经济学方法可以在这个-•般认为不适合作经济学分析的领域找到落脚点。公共经济牛•活

3、尽管和经济学通常研究的私人经济领域有相当大的不同,效用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使以往人们在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分配资源时,所惯用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的作用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至出现机制失灵。但经济学家和对社会经济体制的选择的人们,并没冇因为市场机制无法直接进入公共服务,便放弃对市场这个曾经在私人经济领域菲常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而是对其加以各种改造,特别是同政府这个行政性的资源分配的公共主体行为相结合,组合出许多新的体制安排的方案来。作如此精心的体制研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的目的,和人们在私人经济生活屮的行为理性一样,

4、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所不同的只是考虑问题的范围扩人了,同时选择的主体不再是个人,而是一定范围内的公众或他们的代表。选择的理念也必须是依据了一定的程序,由公共选择来做出的。文章的主体部分为7章,三个板块。1、2、3章为笫一个板块,为纯公共服务的体制研究;4、5、6章为第二个板块,为准公共服务的体制研究;7章为第三个板块,为地方公共服务的体制硏究。纯公共服务体制研究,是按照从一般理论到中国的纯公共服务体制瓶颈分析的顺序展开的。1章为本板块的纯公共服务体制研究,同时也为整个论文对公共服务的体制问题探索,提供理论思路和分

5、析方法上的准备。接着2、3章对两类纯公共服务:强制消费的制度性公共服务和节约成本考虑的公共服务作体制上的经济学分析。屮国在市场运行规则、交易秩序维护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公共服务稀缺,更在公共行政管理、国家安全、基础性科教卫生服务方面亟待体制创新,一个有效率的体制不仅是屮国纯公共服务按公共需求来供给的保障,还是改善这个领域资源配證效率的重要途径。准公共服务的体制研究,也是按照从-•般理论到屮国的两类准公共服务体制变革的分析顺序展开。4章将准公共服务产业体制的理论作一个条理化的思路清理,为后面中国问题的现实分析提供理论分析的

6、思想资源和休制安排的国际通用做法。5章则对三个准公共服务产业的体制变迁的矛盾冲突、体制创新而临的障碍进行了分析;6章对城市公用事业…-这个十分敏感而乂占用人量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领域,用体制上的放松管制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现实途径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这-板块的一个体制变迁的主流趋势是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放松管制,这或许说明屮国的准公共服务产业在体制选择上和世界差界也逐渐缩小。地方公共服务的体制研究,虽然在文章的体例上是单独一章,但因为理论思想资源和分析方法和前面的部分是一致的,在现实公共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一点不低,约占预

7、算内财政支出的60-70%是属于地方公共服务成本支出,说明地方公共服务是人们消费公共服务的重要方血。这和平时人们一讲到公共服务,总是联想起中央政府的服务的认识多少有一些差异,也止反映了中国在公共服务的理性认识上述存在不少盲点,需要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知识进展。文章通过以上结构的展开,对己有的公共经济理论和屮国公共服务与准公共服务体制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论述,由此形成了以下学术观点和有关认识:第一,一种集体的理性既源于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个人理性,乂不是个人理性的自然集成。个人理性所表现出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倾向,不

8、会在没有外力引导或体制约束下,自动集合成在公共领域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理性。所以,体制的设定就显得非常重耍,它是供给集体理性的约束条件,从而也是公共经济生活能够有序运行,资源在这个领域也能寻求配置效率的改善的保障和途径。第二,中国不仅缺少一些公共服务产占占,像市场秩序的维护服务或基础性的科技、教育服务,更缺少的是一种能够冇效供给这些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