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59986
大小:2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9
《[优化]网络课程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廷锦余腔泉【摘要】木文根据对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调研,分析了当前网络课程评价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关键字】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网络课程评价网络这一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超出了技术产品木身的内涵,而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并逐渐形成了具冇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学习作为延续人类已冇物质文化成果、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内容的活动,已从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师讲授一学生学习”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网络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给予学习者更加灵活的
2、学习方式,并为一些无法走进高等教育殿堂的求知者开辟了另一•条获取知识与学历的途径。目前,对网络教学的炒作沸沸扬扬,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繁荣,而让虚幻的光芒掩盖了木质中一些更加值得深思的东西。究竟什么才是成功的网络教学?如何为学习者构建适合他们自己学习特点的网络课程?当然,从业者人都兢兢业业,对网上学习策略、工具、资源的研究正在深入的展开,努力使网上的教学并不逊色于传统的课堂面授,使网络也能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然而,必须承认,网络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改革时期的新生事物,能否取得更大发展最终还将取决于其教学
3、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从网络教学的发展来看,建立一整套从教学到管理、监控和评估的质量保证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一、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简介网上学习冇别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因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不能直接川于其中。n前,国外已经对网上学习的评价十分关注,对网络课程、网上学习工具和坏境的建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将网络应用于教学和学习当中,但仍未出台广泛认可的网上学习评价方案,除了各国家、地区之间地域差界的因素外,还存在利益方血的问题,如美国前教育部代理秘书长马绍尔•史密斯认为:提供网上
4、课程评判标准的将是私人机构而不是政府部门。他说,“在市场上,管理制度和自山创造之间存在着沖盾,人们最不希望的就是政府加大管理力度。”正因为如此,缺少了政府的统一管理,私人机构或高校与研究单位发布的评价标准层次不一,但其中也不乏启发性的信息。以下介绍三个比较有价值的评价标准:1、《E-LearningCertificationStandards^(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E-LearningCertificationStandards^是由以LynetteGillis博士为主创者的著名教学设计与适用专业委员会建立
5、的认证标准,由美国南伊利诺斯人7的测量专家使川Angoff方法(一种被评价专家认为是确定合格最可靠的标准参照法Z—,因为它是基于命题专家们的综合判断。要求专家审阅每一项,确定每一项指标的得分概率。这些概率的平均值乘以项目总数,其结果就是最底限度的得分。最终的合格线是基于这种综合判断和平均标准误差的计算。最后,对每项得分计算各种分析和可靠性指数。)协助评分标准的开发,2001年七月底通过测试并定稿。这一标准草案从三个方面对在线学习进行了评价,分别为:可用性、技术性和教学性。可用性共包括8个子项,主要针对用八在网
6、上学习时操作的方便性,如导航、界血、帮助、提示信息和素材内容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质量。技术性包括6个子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网络课件安装和运行时的技术指标。教学性在这一标准屮所占•比重最人,它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目标、内容、策略、媒体、评价、等各个方面提出了18个子项。具体内容参见附件1。2、《AFrameworkforPedagogicalEvaluationofVirtualLearningEnvironments》(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框架)这一报告是由英国Wales-Bangor大学的SandyBrit
7、ain和OlegLiber共同完成的。该报告从评价策略的角度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模型。一种是Laurillard提出的会话模型(TheConversationalFramework),主要把教师和学生、学生Z间及学生与环境通过媒体进行交互的活动情况作为评价对象,从所提供的各种学习工具的交互性上考察一个虚拟环境的优劣。报告从线性的会话进程分析了WebCT(—种创作网络课程的写作工貝)和Virtual-University(模拟校园的风格而构建的基于客户端一服务器的综合学习环境)各口的特性,又从会话原则的角度分析了T
8、opClass(一种根据学习材料的单元而构建的在线学习环境,可以方便的导入、导出课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和COSE(英国斯塔福徳大学基于练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而开发的学习环境)在通讯性能、灵活性能、交互性能和反馈性能四个方面的对比。另一种是控制论模型,主要依据StaffordBeer's的管理控制论屮的可视化系统模型而改造成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模型。从资源流通、协作、监控、个性化、自主组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