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知史 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

读书知史 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

ID:42156076

大小:20.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9

读书知史 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_第1页
读书知史 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_第2页
读书知史 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_第3页
读书知史 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_第4页
读书知史 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知史 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书知史修德尚清——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  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书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一本好书,像一粒种子,打破空寂,孕育一抹绿色;一本好书,如一股清泉,洗涤污渍,滋润一方心田;一本好书,似一束阳光,扫走阴霾,撒播一片阳光。书籍熏陶着人的心灵,约束着人的道德行为,校正着人生轨迹。与书籍相伴的人,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白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2、处。’此第三境界也。”如此境界,我尚未达到,但阅读已的确成为我生活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用作消遣,愉悦身心;可以汲取知识,丰富自身;可以明辨是非,约束自我。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她突破时空局限,传承人类文明。读书开拓了我的视野,引领着我窥探到了历史的精华。读书知史。透过厚实的书卷,我看到了民族兴衰的痕迹,看到了历史前进的脚步,看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翻开散发清香的县志书卷,我了解到了家乡——这座莫干山麓、清溪河畔的美丽县城的名字渊源——“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故号德清!”修德尚清,此为德清之来,亦是读书知史之要求。  近日,捧读了省纪委组织编写的廉政系列书籍《廉政镜

3、鉴丛书》,获益匪浅、感慨良多。故不避愚钝,结合以前看到过的一些廉文廉书,谈谈自己对“读书修德,以德律己”的一些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要志存高远,心系民生  树立廉政之风,应该提倡立志,做到志存高远。立志,需要明志。儒家之志乃“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理想境界、磨砺坚强意志;外王,就是服务社会、管理国家、平治社会。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志向立得高远,拒绝腐败的能力才可能增强,如是,一个人即便没有圣人之志,起码的君子之道还能尽力遵循。中国传统文化有“修齐治平”之说,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国家公务员更应当做到洁身自好,尽己所能服务国家。  在做到志存高远之

4、时,要做到心系民生。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脱离人民而一味地好高骛远、贪图权势。心系民生,就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正如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德唯善政,政在养民。民不聊生,必将动荡不安,此绝非治国之道。  翻开丛书,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宋鱼水和李友星等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事迹不胜枚举。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心系人民的博大胸怀!他们,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炽热感情、对工作的忘我精神感天动地!他们,模范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地体现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博大情怀!而比干、董

5、宣、包拯、海瑞这些至今还活在老百姓心中的清官廉吏,他们的清正廉洁,他们的高洁品性,也让人倍感亲切,并油然而生敬佩之情。阅读这些优秀人物和历史故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股浩然正气,体会到的是浓浓的赤子情怀。  二要知荣明耻,警钟长鸣  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从纵向结构上来看,包括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三个层次,观念层是其核心与精髓;廉政文化亦然。书籍的熏陶、制度的约束,最终要内化为内心深处的一种观念,深入人心,深入骨髓,方能使廉政之花长盛不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廉政文化源远流长,从传统文化宝库中吸取养分,弘扬清廉文化,抨击贪鄙习气,知荣明耻,警钟长鸣,将大有裨益。  知荣,必先明

6、耻。耻字从耳,原义是对可恶不伦之事的舆论鞭挞与精神谴责,是骂声不绝的斥责。关于耻的文化,中国古代典籍中比比皆是。《论语》有言:“行己有耻”,说的是人须有自尊、自爱之心,莫做令己蒙羞之事。又云“知耻近乎勇”、“胜已者,胜人”。人最大的勇气是战胜自己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孔子说是“知耻”的结果。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欧阳修也讲过,“廉耻,是立人之大节”。强调知耻,以教育党员干部和社会大众孤立和反对腐败行为,形成不容腐败的社会舆论,为反腐倡廉提供公众性舆论支撑,占领和挤压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  从宗教学的意义上说,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每

7、个宗教,都有一个值得敬畏的神灵,用以维系社会与人心的秩序。基督教众怕上帝,怕死后入地狱。佛门弟子惧如来佛,惧轮回报应。伊斯兰信徒畏安拉,安拉无处不在。共产党人不信神,革命时代讲无法无天,是大无畏的精神,是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当党成为执政党之时,也要在心中立个畏字。所畏者,非神非圣,而是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权力的所有者,而公务员是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公务员要牢记手中之权力党与人民赋予,用权必慎。须知权有两刃,一则为民,一则害民。用的好,民之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