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副本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副本

ID:42147664

大小:256.2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9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副本_第1页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副本_第2页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副本_第3页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副本_第4页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副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行星地球1、(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J银河系f太阳系T地月系I河外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一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和木Z间。(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宁宙坏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人小行星运动有序、安全;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屮,质量、体积适中,原始人洋形成,即具备温度、大气、水等条件。2、(1)太阳主耍成分是氢和氮,表面温度为6000K,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來。(

2、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11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3、(1)比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白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一个恒星日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时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级递减,赤道最大公转自西向东北一逆南顺一个恒星年大约1°/do大约30km/s36506时9分10a规律:近口点(1月初)较,远LI点(7刀初)较慢(2)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在此线上A阳高度是度。在A阳总射点上正午A阳高度是匹度。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昏线°(3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60°E为10时,则80°E为11时20分吋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一15。划分为一个吋区,全球划分为24个吋区。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_1小时。」E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范围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范围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北半球各纬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不填不填昼夜长短出现极昼范围北极圈以内南极圈以内不填(8)大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

4、阳高度季节变化,气候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4、(1)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纵波速度较快,横波只能通过固态。(2)两个不连续而的名称叫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分别在地表下的深度33T•米、2900壬米。划分这两个不连续而的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第二单元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地面是近地血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1(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來源,热源。(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冇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冇关。(3)人气运动能量來源:太阳辐射,根本原因:太阳辐

5、射能纬度分布不均,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最常见的形式:气旋与反气旋。(4)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冷热不均引起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并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的差异浑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上升J受冷的地方下沉I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高空(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运动),近地面(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总是由压流向低压。2、(1)人气环流:赤道到两极的热力环流形成条件: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地表均匀、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赤道。(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注: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

6、低纬坏流:副热带高气压带一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风向:南东南风、北东北风)中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一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风向:南西北风、北西南风)高纬环流:极地高气压带一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风向:南东南风、北东北风)全球共有—个气压带,6个风带,其中有—个低气压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⑶夏季,人陆增温比海洋—,人陆上形成热低压,切割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人陆降温比海洋—,人陆上形成冷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别写出名称:7刀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

7、高压;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范围:I风向:

8、成因:I南亚季风:范围:风向:成因: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FI本等地区。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风。冬季东北季风,夏季西南季风。夏季风主耍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主要成因:海(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最冷刀气温为t),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可略写,如热带雨林气候简再为热雨)15°C热带(年雨为热雨,季雨为热季(雨季>500mm)或热草(雨季v5()0mm),少雨为热沙)0

9、°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