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45627
大小:109.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9
《高三历史重组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重组卷(四)1.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人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2.《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徳,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了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徹少恩。皆原于道德Z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C.韩非了是诸了思想的集大成者D.道家思想是诸了百家思想源头3.在中
2、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犬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人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C.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4.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Z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Z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
3、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A.否认“天理”的存在B.认为“理”“欲”相统一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5.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B.反映了对道徳和住命的思考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FI标6.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
4、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B.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C.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D.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7.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屮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列强加剧侵略扩张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C.清廷FI益腐朽反动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8.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
5、观的看法。但1938年4刀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來,各方而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H军溃败Z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中国胜利的评论。这表明A.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的道义支持B.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C.'PH双方力量对比发牛了根本变化D.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肯定1.1961年6月,商业部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小商小贩问题座谈会,决定把此前并入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小贩清理出去,让其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这说明A.中央政府下决心要割掉
6、资木主义尾巴B.个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C.对个体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步子过快D.党和政府要鼓励私营经济的稳步发展10•“爱怙:己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据此说明工业苹命后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B.平等观念H益加强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图711.图7是苏联人心目中的马歇尔计划。对英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摧毁了酋欧经济基础B.四欧成为美国的政治附庸C.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D.反映了当吋冷战国际形势12.丘吉尔于1948年提
7、出“三环外交”政策。所谓“三坏”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旨在A.恢复英国在国际上的屮心地位B.构建牢固的英美同盟対抗苏联C.加强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发展D.维护英国原有的海外殖民体系13.(25分)阅渎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
8、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