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36137
大小:412.0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8
《高三历史-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届高三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笫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Z乱,郑友寄家于郃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了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别建新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町知ABC三项的表述
2、题干材料均能够体现出來,正确。而D项的“开始遭到破坏”,不符合史实,题干材料内容也无从体现,不正确。故木题答案选Do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2.《韩非了》:“人主Z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Z于其君非有骨肉Z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材料观点()①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②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③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④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即可体现出①正确;由“人主之患在
3、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可以体现出②正确;结合材料来看,材料主旨是法家思想,是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的,③正确;“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才提出的,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o考点:屮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1.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収“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2.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乂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
4、。“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冃的是()A.促进人口增长B.稳定地方秩序C.完善政绩考核D.增加政府收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可知封建政府的直接冃的是增加人口,再联系唐朝的赋税制度,可知其根木原因在于提高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直接日的,排除。BC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的发展・小农经济及其状况3.“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
5、是()A.《洛神赋图》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墨兰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山材料信息“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文人画。据此判断选项,可知只有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绘画艺术・文人画1.李鸿章在奏章中说:“近年部议停购船械,H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购一船……倭人心计诵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逐年增置。……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因快船不敌而言。”通过上述材料叮知(①北洋水师缺乏政府大力支持②中国海军在整体上落后于口本③U木海军力最获得长足发展
6、④李鸿章正确指出屮国战败根源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我军未购一船”,可以看出北洋水师其实是缺乏政府大力支持的,①正确:根据“倭人心计诫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逐年增置”,可以看出LI木海军力量却获得长足发展,③正确;②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④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木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及其概况1.《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口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了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
7、。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H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主题,即可看出《新青年》旨在反迷信、反封建,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C、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概况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