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

ID:42116340

大小:329.5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8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三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考点】Tf家争鸣(诸子Ti■家的思想)【答案】D【解析】木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借导垂农抑商。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项。2.(2012年海南卷历史,2)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戶家争鸣”——儒家思想【答案】B【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倫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虑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苟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3.(2012年上海历史,3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Ti•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

3、与天地Z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備家、道家、法家言论來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考点】Tf家争鸣(诸子Ti■家的思想)【答案】C项3分,B、D项1分,A项0分【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遺志的,影响四季力物;韩菲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力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

4、。4.(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木问题是正心诚意【考点】宋明理学心学【答案】D【解析】木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关键信息“各就其资Z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可知王阳明强调正心诚意,故D项正确;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5.(2012年海南卷历史,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力物,以阴成

5、力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力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考点】宋明理学(主要思想)【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项;题干认为“阳生力物”,而何为“生”呢?“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力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力物、阴成力物”不能正确解读,及把握内在关系:生,仁也。易错选C项。6.(2012年海南卷历史,4)魏晋时期,有人斥贲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倫家伦理不为社会所贡视C.佛教急于融入木土文化D.佛教与倫家伦理

6、抵触【考点】宋明理学(背景——三教合一)【答案】D【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來自于佛教的冲击。题干屮“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倫家的伦理道理,而题于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课;B、C项无从反映。7.(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徳行來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考点】明清进步備学(黄宗羲的思想)【答案】A【解析】木题考查历史知

7、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提供的观点强调宰相制度的的存在有利于制约君权,换而言之废除宰相制度导致君权极端化。这说明观点主张限制君权,故选A项。8.(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