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4讲加速度(教师版)

高一物理第4讲加速度(教师版)

ID:42111194

大小:377.5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08

高一物理第4讲加速度(教师版)_第1页
高一物理第4讲加速度(教师版)_第2页
高一物理第4讲加速度(教师版)_第3页
高一物理第4讲加速度(教师版)_第4页
高一物理第4讲加速度(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第4讲加速度(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彳徘餉速决(教师版丿大脑体操。作业完成情曲知识梳理)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3.公式:a二~,单位:m/s?是速度的变化率。vt=vo+att4.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的方向相同。5.注意v,Av,—的区别和联系。心大,而乞不一定大,反之亦然。ArAr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暈及速度的变化率.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例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

2、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Is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Is内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Is内的初速度大2m/s答案:B.[解析]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2m/s2,表示每秒内速度变化(增加)2m/s,即末速度比初速度大加/s,并不表示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在任意Is内,物体的初速度就是前Is的末速度,而其末速度相对于前Is的初速度已经过2s,当a二加/s'时,应为4m/s.研究物体的运动吋,必须分清吋间、吋刻、几秒内、第几秒内、某秒初、某秒末等概

3、念.如图所示(以物体开始运动时记为t=0)。;2s末第3s末3s初第心初[例2]—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通过两段长s的位移所用时间分别为心、t2,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答案:物体在这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它们分别等于通过这两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由于两个时间中点的间隔为41=*(t】+t2),根据扣速度的定义可知:SS■—1Avt2t]2s(tj-12)"△t一丄馆+上2)2[解析]根据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丁•中点时刻瞬时速度的关系,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即可算出加速度.由计算结果的表达式可知:当t!>t2时,a>0

4、,表示物体作匀加速运动,通过相等位移所用吋间越来越短;当t.

5、2m/s方向与初速相同.CD段(6〜12s)质点以6s末的速度(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初速作匀减速运动.由6s内的速度变化得加速度:超12_超6△t0-126m/s2=-2m/s2因所求的8s末是减速运动开始后经时间t'二2s的时刻,所以8s末的速度为:v8=Vq+a't'=12m/s-2X2m/s=8m/s其方向也与初速相同.[解析]利用v-t图求速度有两种方法:(1)直接从图上找出所求时刻对应的纵坐标,即得对应的速度值,再根据速度的正负可知此刻的方向;(2)根据图线求出加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算出所求吋刻的速度.下面用计算法求解.质点的运动分为三个阶段:

6、AB段(0〜4s)质点作初速vo=6m/s的匀加速运动,由4s内的速度变化得加速度:12-64m/s2=1.5m/s2所以3s末的速度为:v:}=vo+at=6m/s+(1.5X3)m/s=10.5m/s方向与初速相同.BC段(4〜6s)质点以4s末的速度(v尸12m/s)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5s末的速度:v5=12m/s方向与初速相同.CD段(6〜12s)质点以6s末的速度(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初速作匀减速运动.由6s内的速度变化得加速度:超12_超6△t0-126m/s2=-2m/s2因所求的8s末是减速运动开始后经时间t'二2s的时刻,所以8s末

7、的速度为:v8=Vq+a't'=12m/s-2X2m/s=8m/s其方向也与初速相同.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的普遍表达式是:vt=vo+at使用中应注意不同运动阶段的初速和对应的时间.在匀减速运动中,写成vt=vo-at后,加速度a只需取绝对值代入.速度图象的斜率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如图所示,其斜率式中夹角a从t轴起以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为负.如图3中与图线1,2对应的质点作匀加速运动,与图线3对应的质点作匀减速运动.图线越陡,表示加速度越大,故出>a2.[例4]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w=4ni/s,I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

8、2=10m/s,在这I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可能小于4m/s2B.可能等于6m/s2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