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林外史资料的讽刺艺术资料

浅谈儒林外史资料的讽刺艺术资料

ID:42102348

大小:7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8

浅谈儒林外史资料的讽刺艺术资料_第1页
浅谈儒林外史资料的讽刺艺术资料_第2页
浅谈儒林外史资料的讽刺艺术资料_第3页
浅谈儒林外史资料的讽刺艺术资料_第4页
浅谈儒林外史资料的讽刺艺术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儒林外史资料的讽刺艺术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尔滨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设计)目录摘要…………………………………………………………………………………2英文摘要………………………………………………………………………………3前言…………………………………………………………………………………4一、讽刺的真实性………………………………………………………………………5(一)讽刺对象的真实……………………………………………………………………5(二)讽刺主旨的真实……………………………………………………………………6(三)讽刺目的的真实………………………………………………………………

2、……6二、讽刺艺术的变现力………………………………………………………………8(一)亦喜亦悲的讽刺……………………………………………………………………8(二)强烈对比的讽刺…………………………………………………………………9三、《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10注释………………………………………………………………………………………11参考文献………………………………………………………………………………12后记……………………………………………………………………………………13-13-哈尔滨学

3、院本科学年论文(设计)摘要讽刺是一种艺术,是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批判的手法。《儒林外史》就是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本文将从《儒林外史》讽刺的真实性,讽刺艺术的表现力及《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等角度去解读《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关键词:讽刺艺术真实性表现力时代意义-13-哈尔滨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设计)ABSTRACTSatireis

4、akindofart,istothebadorfoolishorcriticalexposethegimmick.ModelsofsatiringfictionsiswithdeepideologicalcontentandexcellentartisticskillsbecomeChina'sancientsatiremodel.AsMr.Luxunsaid:"DaiWuJingZimodelsofsatiringfictions,butwithamale,preservedJiFengminds,andwill,esp

5、eciallyinthetextandanti-religion;sensecanorder,wanandmock,andinmorethanShuiBuisbeginningwithenoughsaysthebookofirony."Thepaperdiscussesthescholarshas"theironyoftheauthenticity,irony,artisticexpressionandmodelsofsatiringfictionsofironyarttimesignificancetodecodethe

6、Angleofmodelsofsatiringfictionsofironyart.Keywords:ironyartauthenticityexpressivetimesignificance-13-哈尔滨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设计)前言《汉书》以来许多官修的史书中达都有《儒林传》,那是写“儒林”的“正史”,吴敬梓用小说形式描写“儒林”,所以取名“外史”。《儒林外史》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讽刺和暴露了以封建科举制度为中心的

7、种种社会黑暗现象的实质,讽刺了一大批所谓的达官贵人,名流乡绅,揭露出了他们污浊丑恶的灵魂。《儒林外史》通过许多人物故事生动的表现了八股取士对一般知识分子的支配力和诱惑力。科举取士似乎成为当时文人的唯一出路,即使这条路上荆棘丛生。很多人为其穷尽一生,生活贫困潦倒,但仍不曾对此产生哪怕一丁点的绝望。同时,科举制度给人带来的功名富贵也是很现实的。一旦中了举,你便不再是“你”了,那时将是恭迎奉承不断,什么银子,房子,一切从前不敢奢望的,现在都将唾手可得。谈及科举制度的弊端,我们不难想到其“愚民”的本质。致使当时所谓“文人”只知道,

8、而且只能够作八股文。作品所反映的这种情况是可以找到印证的: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六中曾指出明朝的秀才举人之流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后,字书偏旁。清朝的情况更坏。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中记载一位“老科举”不知《史记》为何书,司马迁为何人;卷五中记载一位“太学生”不知《昭明文选》。《儒林外史》通过诙谐而不失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