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97176
大小:82.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8
《高中语文高考考前复习之古典诗歌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情。《临江仙》共四层:“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垂”为第一层。这两句首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其实是词人用两个不同场合中的感受来重复他思念小苹的迷惘之情。由于他用的是一种曲折含蓄,诗意很浓的修词格调。所以并不使人感到啰嗦。如果按常规写法,就必须大力渲染梦境,使读者了解词人与其意中人过去生活情状及深情厚谊。而作者却别开生面
2、,从他笔下迸出来的是“梦后楼台高锁”。即经过甜蜜的梦境之后,含恨望着高楼,门是锁着的,意中人并不真的在楼上轻歌曼舞。作者不写出梦境,让读者去联想。这样就大大地增加=1了词句的内涵和感染力。那么“梦”和“楼”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既然词人写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梦了。丨忆梦境,却怨“楼台高锁”,那就等于告诉读者,他在梦中是和小苹歌舞于高楼之上。另一个场合的感受是「'酒醒帘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乡中是不会想念小苹的,可是一醒来却见原来居住小苹的楼阁,帘幕低垂,门窗是关着的,人已远去,词人想借酒消愁,愁岂能消!“去年春
3、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三句为第二层。“去年”两字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层就有了依据。说明两人相恋已久刻骨铭心。下文的“记得”“当时”=1IE“曾照”就有了着落,把这些词句串联起来,整首词就成了一件无缝的天衣。遣词之妙,独具匠心!意思是说:去年的离愁别恨又涌上了心头。紧接着词人借用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最后两句,但比翁诗用意更深。“落花”示伤春之感,“燕双飞”寓缱绻之情。人常用“双燕”反衬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晏词一写“人独立”再写“燕双飞”
4、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为第三层。欧阳修《好女儿令》“一身绣出,两重心字,浅浅金黄”。词人有意借用小苹穿的“心字罗衣”来渲染他和小苹之他又信手拈来,写出“琵琶弦上说相思”,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间倾心相爱的情谊,已够使人心醉了。“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来,给词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第四层是最后两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是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解释为“当时皓月当空,风景如画的地方,现在似乎还留下小苹归去时,依依
5、惜别的身影”。像彩云一样的小苹在读者的头脑里,会更加妩媚多姿了。这首《临江仙》含蓄真挚,字字关情。词的上阕“去年春恨却来时”可说是词中的一枚时针,它告诉我们词人的现实是处于痛苦和迷惘之中,其原因是由于他和小苹有过一段甜蜜幸福的爱情。时间是这首词的主要线索。其余四句好象是四个相对独立的镜头(即1、梦后2、酒醒3、人独立4、燕双飞),每个镜头都渲染着词人内心的痛苦,句句景中有情。鹏胡天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彩袖殷勤”二句,一着笔于对方,一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
6、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父流。“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境的进一步勾画。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一一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
7、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欢乐气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1=1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莹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一对眷恋至
8、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恋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苏溪亭=1=1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录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