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92085
大小:23.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高中历史老师如何应对新课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老师如何应对新课改【内容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历史学科成为选修文科的考生的一门必选科目,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新课改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次挑战,历史教师必须以全新理念采用最优化的对策,才能适应新一轮教改的需要。【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新课标讲究的是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这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基本上是空白的,
2、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这种教法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的。在新的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认为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完成教师的传统角色的转变,并积极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那么,在学生没有任何历史基础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开展历史教学?这就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1、转变教师的角色新课程的理论要求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变革的关键。新课程下教员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员与学生的真正对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教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员和学生是对等的平等关系,只要做到这一点,才做到真正的对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
3、的氛围也才真正地开放和活泼起来。其实,师生对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必然,应用经典材料,这样历史才具有说服力,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论从史出”认识。然后对所应用材料进行精致分析,在分析材料的过程当中,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说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就现在的高考而言,对于历史题的考察,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应用经典材料精致分析。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同一个问题我们讲了好多遍,可学生依然不懂,在旧课程下,我们的办法可
4、能就是多讲,但是在新课改下强调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必然要改变,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学中遇到不好理解的问题,我们不妨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让学生自己置身其中去感觉,去体会。这样就有真实感了,联系生活,变抽象为具体,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理解。常言说的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边”,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创设情境,联系生活。2、历史教学重在改传统的教法就是老师借助一支粉笔二一本教本+—本教参,就可以上课,课堂上以老师讲述为主,讲重点,将难点,
5、整个课堂老师是主演者,而学生只能作个听众,言听计从,这种教法陈旧、过时而落后。中国倡导素质教育起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给我们带来许多收获、效益和变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创新人才,但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碰到一些问题,甚至是失败。现在本人觉得历史的课改仍然重在”改”。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内容必须基于真实、确凿,不能人为性地添加或删减非事实性东西,否则,就是歪11历史事实,曲解历史。所以,历史教材原本的内容是不可能删改,我们只能针对其内容,根据时代的变化,加以适当取舍,可以去繁从简,留干削叶,也可以多中国的内容,少世界内容,多近现代内容少古代内容
6、,怎样改才是最好,那需要随社会、时代、国家发展而定。现在大力提倡新的教法,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老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进行多种方式评价,同时借用一些现代先进设备如多媒体进行教学,攥弃陈旧的教法。新课改提倡教师树立新的理念,改变旧的教法的同时还需要家长、学生观念的转变,才能更好推动素质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方法不一而足,但只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学生的发展,都可以改,进行有效有益的改革。只有这样,历史教学在改革中前行,在前行中提高。一贯以来,家长、学生及大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历史不如语文、数学、英语
7、等主课重要而不重视,没有把历史的学习摆在应有的地位。家长常常教导子女把学习时间多花在主课上,学生往往认为历史课不重要,有些学校甚至上别的课来代替历史课。3、转变历史教学评价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往往以历史知识的掌握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新课程中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更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并把此当作至关重要的部分。老师学生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即认为学习历史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谁能背谁历史就学的好。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表现如何
8、完全不考虑,隐性的思想品德考察、情感态度价值观考察很少,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历史教学评价往往淡化甚至忽略历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