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郡县地名避讳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郡县地名避讳初探第38卷第1期?学术Vo1.38No.1湖南农机HUNANAGRICULTURALMAcHINERY2011年1月Jan.2011中国古代郡县地名避讳初探马长林,郑俊涛(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避讳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郡县地名也必须避讳.郡县地名避讳按对象可以分为敬讳,忌讳和憎讳三大类,这三种类型又可以细分.郡县地名避讳一般采用更读,标"讳",改称,代字,省阙和变体六种方法.关键词:文化;避讳;郡县地名中图分类-~-:K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32
2、0(2011)01—0210—02TaboonamesofcountiesinancientChinaMAChang-lin,ZHENGJun—-tao(C0ilegeofArts,WuhanUn&emity,Wuhan,Hubei430000,China)Abstract:ThetabooisveryimportantinancientChinaaculturalphenomenon,countynamesmustbetaboo.CountiescanbedividedbyobjectnamesshyofTab
3、oo,taboo,taboo,andhatethethreecategories,thesethreetypescanbefurtherdivided.Countiesgenerallyusethemoretaboonamesread,marked"taboo",renamed,onbehalfoftheword,provincialandvariantQuesixmethods.Keywords:cuhum;taboo;countynames避讳即人们在言谈书写中回避君父尊亲名号,忌讳以及不祥之物的社会制度和现象.它在
4、我国古代非常普遍,也很重要.古代郡县地名要避讳,在具体操作时它遵从避讳的一般原则,然而也有它自身的特殊性.郡县地名避讳从对象上讲,可以分为郡县地名敬讳,郡县地名忌讳和郡县地名憎讳三种.1郡县地名敬讳(1)为尊者讳."尊尊"是古代礼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臣与君,下级与上级,民与官等等,都等级分明.在古代,为尊者讳是避讳的主要方面.首先是国讳.国讳在古代是一种固定制度,从周朝开始即有专门掌管避讳的官吏.朝廷通常会诏告天下,回避国讳,而且一般来说,对于中央没有发现的应该避讳而没有避讳的地方,地方官员也会主动上奏,要求避讳.讳帝
5、王字号.帝王在古代地位至高无上,人们必须为帝王避讳,不能提及帝王字号,郡县地名避讳中大多与帝王有关.帝王名号之讳通常称为国讳,公讳,执行也最为严格,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涉及地域广泛,时间通常比较长,不避国讳处罚也最为严厉.讳帝王先祖名号.一些时期,帝王继位之后出于种种原因,或追尊或附会自己的先祖某某为皇帝,并给其谥号,这些先祖之名也被纳入国讳,享有帝王讳地位.讳帝王的国号,年号和庙号.在很多朝代,不仅帝王的名收稿日期:2010—10—23作者简介:马长株(1988一),男,硕士,研究方向:古代地名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号需要
6、回避,连国号,年号和庙号也被纳入避讳范围.在古代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讳宫殿和皇陵之名.一些帝王的宫殿和皇陵之名也是避讳的对象.安陆的来历即是一例,《地名大辞典》[天门县]条:"北周改宵城日竟陵.五代晋避讳,改县日景陵.清以名同圣祖陵,改为天门县.属湖北安陆府."讳太子名号.在古代,除了要避帝王之讳外,很多朝代还要求避太子之讳.郡县地名也有避太子讳的.太子是皇位继承人,一般情况下,都会成为下代国君,所以太子讳与帝王讳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太子顺利继位,太子讳也会因此演变为帝王讳.讳皇亲国戚字号.皇亲国戚在古代地位也非常高,在一
7、些朝代,人们或出于对他们的敬畏,或出于谄媚,皇亲国戚也被纳入公讳范围之内.郡县地名避讳中也有避皇亲国戚之讳的.讳皇后皇太后名号.皇后皇太后在古代名义地位很高,但是一般因为女性地位比较低,而且不能干预朝政,所以古代后妃之讳比较少见,总体而言,出现后妃之讳往往是这些太后或皇后权势极大,或者是因为皇帝出于孝心.因避皇后皇妃之名而改郡县地名的情况实际上也是存在的.讳皇家专用字.古代皇帝以天子自居,把黄色,龙图案等很多东西作为皇家专用事物,禁止普通百姓使用.在一些时期连郡县地名也要避专用之讳.其次是官讳.古代有"君所无私讳,大夫之
8、所有公讳"之规定,一般来说官员的名讳并不能成为一时一地之公讳,但是也有不少特例.古代各级官员在辖区内对自己及父母的名号进行避讳,即为官讳,一些地方也称为宪讳.郡县地名中也存在第38卷第1期马长林,等:中国古代郡县地名避讳初拯兰官讳这种现象.官员及其父母名号与地名冲突的情况下,通常是官员主动提出改任其他地方,或者辞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