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

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

ID:42075913

大小:34.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_第1页
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_第2页
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_第3页
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_第4页
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案例一疯狂扩张的代价中联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注册的国有大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公司组建伊始,高层领导不是按规律经营,客观地分析主客观环境,慎重地选择主业,制定正确的战略,脚踏实地地打好公司发展的基础,而是四处“招兵买马”,急速扩大规模。他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注册公司,短短一年时间之内,注册二级公司20多个,三级公司50多个,四级公司更是遍布全国。在注册资金不到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本应采取重点战略,以求在部分项目上取得突破,打下基础后再进行扩张。然而,该

2、公司却采取分散兵力,盲目扩张的方式,几年过去了,偌大的一个公司,竟没有像样的主业支撑,没有知名的品牌挑台,在加上内部管理上的混乱,注定难逃失败的厄运。对其下属的子公司,既没有正确有力的经营战略指导,又没有有效的控制机制,结果,这些公司经营不力,与总公司的关系也极为不正常。挣钱的公司失去控制,不挣钱的公司却围着总公司,要贷款,要担保;欠了债,惹了官事的公司,把官事推给总公司,致使总公司的财务部曾在一年之内被法院封了三次。由于盲目扩张,致使公司从1994年开始,资金周转困难,债台高筑,对下属公司的管理

3、失控,陷入了全面危机。于是,国务院及主管部门下令该公司内部整顿,收缩战线,确定主导产业。但是已病入膏肓的中联公司,以无力自救,于1997年,国务院不得不派驻工作组,对该公司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一个曾红极一时的国有大公司倒下了。问题:1、你认为中联失败的关键是什么?2、如果你是中联的管理者,你如何挽救该公司?案例二长虹战略之疡中国电视企业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环节,更多的是做后端组装,加之下游渠道终端巨头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如国美、苏宁等,中国电视企业均处于行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导致企业盈利能力较差,结

4、构性调整迫在眉睫。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04年长虹集团赵勇董事长复出后,提出了不做面板就不做电视的战略性目标。从战略高度而言,长虹这个战略选择是正确的,不改变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掌控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长虹的主业电视业务就没有未来。豪赌等离子面临困境随即长虹花费20亿美元豪赌等离子面板(一期投资60亿元),这个豪赌行为饱受行业诟病。时至今天,从结果上看,长虹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一是长虹电视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只有11.9%,低于海信的15.5%、创维的14.2%、康佳的13.5%、TCL的12%

5、,位列第五。二是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长虹电视业务的增长速度较慢(见图一);三是长虹的资产负债率在投入等离子后逐年提升(2006年47%、2007年53%、2008年56%、2009年63%),而电视业务毛利润率却逐年下降(2006年20.8%、2007年19.6%、2008年18.8%、2009年17.7%);四是长虹的总资产回报率近几年也一直是前几大品牌中较低的一位(见图二)。更为关键的是,等离子面板迟迟未能正式量产。长虹的等离子面板原本从2008年的7月份开始投产,一直拖延到2010年的1月份,

6、正式投产后良品率一直不乐观,只有80%左右,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85%的良品率,也就很难真正开始大规模量产。而等离子面板项目每年3.6亿元左右的固定折旧也对公司业绩存在压力,依据测算长虹等离子面板项目实现盈亏平衡需要年产200万片以上,而据行业人士估计,整个等离子面板中国市场剔除松下所占份额,剩余市场规模仅130万台,更别提满足600万产能的需要了。长虹豪赌等离子前景堪忧。为什么长虹会在饱受诟病的舆论氛围中,最终做出投资等离子的决策呢?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选择战略路径时出现失误.长虹的战略目标没有

7、错,关键在于实施战略的路径发生错误。电视企业改变其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竞争地位有三种路径,一是通过并购获取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二是通过合资获取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三是依靠自我研发提升核心能力。长虹每一任领导均十分迫切地想改变主业处于不利竞争地位的现状,通过自我研发不但周期长、风险大,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企业现状,所以在长虹看来并购韩国OriqgQ7(kPon公司就是一条捷径。而就是这种走捷径的浮躁思憩,使等离子项目成为长虹的烫手山芋。首先,从国内外实现产业地位改变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发现,他们选择

8、的路径均是自我研发,目前液晶电视领先者是韩国三星,从简单的组装技术开始,再到产品设计技术,再到产品核心技术,凭此拥有了8个在世界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产品,是一个由模仿者到跟随者再到领跑者的成功典范!他们的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的8%,集团有14000名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员比例为30%。而目前中国企业市场份额最大和发展前景最好的是海信,所采取的战略路径也是走自我研发之路。其次,有效的核心技术买不到,没有一个企业会傻到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出售给其他企业的,中国“整机”企业就更难买到核心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