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献汇报: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监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监护2012年7月5日文献汇报成对的扁豆状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93-496.肾脏2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约100-130万个3肾脏生理功能排泄代谢产物排酸保碱保持内环境恒定泌尿内分泌功能分泌内分泌激素灭活内分泌激素调节正常功能代谢促胃液素胰岛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VitD3肾素前列腺素4尿生成的过程5滤过: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
2、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形式尿素肌酐马尿酸各种胺类尿酸等6尿生成的过程原尿---180L/日尿量---1.5L/日原尿中99%以上的水和很多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7重吸收: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水分和某些溶质重新转运回血液的过程。2.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8尿生成的过程9分泌:上皮细胞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3.肾小管的分泌功能10尿生成的过程排泄: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11肾脏疾病的评估尿液检查肾小球滤过
3、率(GFR)测定影像学检查肾活检4123Clicktoaddtitleinhere412尿液检查常为诊断有无肾损伤的主要依据。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脓尿和细菌尿13肾脏疾病的评估尿液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影像学检查肾活检412314肾小球滤过率(GFR)指肾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它是衡量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值平均在100±10ml/min左右,女性较男性略低。反映肾功能的好坏,肾功能不全患者其早期的临床表现就是GFR的下降。15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金标准”99M锝-二乙三
4、胺五乙酸(99mTc—DTPA)法需借助同位素标记的物质,价格昂贵,操作流程复杂,不便于临床常规开展。临床常借助于一些易于测定且能反应GFR的生物标记物,如尿素、肌酐、尿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以及β-痕迹蛋白等。考虑到GFR生物标记物的特点和费用,临床多认同肌酐作为GFR标志物。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通过肾小管完全排泄。肌酐清除率常被临床作为肾功能的指标,反映GFR。杨松涛,左力,王海燕.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方程的正确评价[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6(6):489-493.16尿肌酐浓
5、度(mg/L)×尿量(L/24小时)=血浆肌酐浓度(mg/L)肌酐清除率(mL/min)肌酐清除率(CCr)的计算血清肌酐(SCr)过程繁琐操作不便17血清肌酐(SCr)血肌酐(SCr)正常值:男:54~106umol/L女:44~97umol/L小儿:24.9~69.7umol/L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我院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12.0~133.2umol/L。测定前,应禁食肉类,避免剧烈运动。18但是——在肾脏疾病初期,血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损害,血肌酐值才升高,所以血肌酐检验对
6、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早期也是一个不敏感的指标。(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SCr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性别、肌肉比重等。有时SCr并不能真实反应GFR的高低。因此——19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的肾脏病预后的质量倡议(K/DOQI)对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推荐用两种公式计算成人GFR:优点:不必留尿。不同国家和民族是否均适用这两种公式尚待进一步的研究。MDRD的简化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20Cockcroft-Gault公式Ccr=[
7、(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女性计算结果×0.85注:肌酐清除率(Ccr)的单位为mL/min。该公式适用于肾功能稳定的成年人。不适用于过分肥胖、水肿和肝硬化的患者。21简化MDRD公式Ccr(mL/min)=186×[血肌酐(mg/dL)]-1.154×年龄-0.203mg/dL与umol/L的换算关系:1mg/dL=88.4umol/L女性计算结果×0.74222MDRD公式与Cockc
8、roft-Gault公式相比,前者评价肾功能更为准确,后者会高估患者肾功能,但MDRD公式中含有指数项,不易做日常计算,Cockcroft-Gault公式便于计算,因此应用十分广泛。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女性计算结果×0.85应颖秋,翟所迪.从1例肾功能损害患者病例报告看个体化药学监护方法.中国新药杂志[J],2008,17(14),1268: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