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74265
大小:115.6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7
《辽宁沈阳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辽宁沈阳卷)精编word版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伟岸(an)■修身(xiu)预兆(zao)不知所错(CU&)■B.悬念(xuan)■缠绕(yao)■摄影(she)■络绎不决(jue)■C.哈达(ha)■聆听(ling)■坚难(jian)■兴致勃勃(bo)■D.劳碌(心)天分(fen)晶莹(ying)妙手偶得(du)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
2、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O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②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咚辱仔明寿。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3、••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B.“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C.“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④①③。4.下列各项屮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B.《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
4、出卖党组织。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D.《童年》中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和外祖母去了外祖父家。1.诗文填空。(请规毎爭昌)(5分)(1)蓬山此去无多路,o(2)念天地之悠悠,!(3),狐裘不暖锦衾薄。(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o(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o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3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汉江①临泛王维楚塞②三湘接
5、,荆门九派③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释】①汉江:即汉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③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2.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嗨察看,过居延属国的内容。B.《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也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礴。D.王维的诗以“诗
6、中有画”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二)阅读选文。(14分)【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
7、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③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④,此子房⑤教之也。当淮阴⑥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留侯论》,有删节)【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7.下面句子屮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必有过人之节■能面刺寡人之过考■(《邹忌讽齐王纳谏》)B.匹
8、夫见辱■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C.而其志甚远也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D.而轻用其锋■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卒然临之而不惊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乞非子房其谁全之10.【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