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

ID:42068429

大小:11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7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_第1页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_第2页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_第3页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_第4页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阅读试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好的阅读题,应能够考出考生真实水平。真实水平指的是什么?首先,能读懂文本的基本意思。一篇文章,作者说了些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运用了什么手法,能够说得正确、清楚,这就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是真实水平的体现。再高明一点,能欣赏文章好在哪里。第三个层次,不受作者观点和视野的局限,能够审视批判。目前高考阅读试题,只考了前两个层次,第三个层次,还未涉及。一,文言文阅读2004年全国一共有十五套高考卷,它们的选材仍然是以人物传记为主,具体篇目如下。《后汉书・孟尝传》全国卷(河南等)《欧阳文忠公集・桑烽传》全国卷(四川等)《晋书・吴隐

2、之传》全国卷(新疆等)《汉书•疏广传》全国卷(广西等)《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北京卷《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天津卷《说苑・政理》《资治通鉴・李广》上海卷《新唐书・列传・忠义・夏侯端》重庆卷《资治通鉴・唐纪・魏元忠》湖北卷《许逖传》浙江卷《北史・王黑列传》辽宁卷《苏轼・放鹤亭记》湖南卷《史记・申屠嘉传》福建卷《宋史・徐勛传》江苏卷《孔子家语•颜冋》广东卷只有湖南卷选的是苏轼的一篇散文,其余全部是人物传记。材料來源大多出自史记类书籍。从考法方面看,除上海卷外,各地的文言文试题仍严格遵守2004年颁发的《考试大纲》,即四道选择题,一道翻译题,沿袭历年考法,只是按大纲要求减少了一道选择题。且减少的大

3、多是考查古今异义的一道题。卩q道选择题分别为实词、庞词、信息筛选和文意理解。2004年十五套试卷文言文题目,有如下四个特点:一、题FI类型的稳定性。所谓“类型稳定”,指的是文言文的四道单选题已经定型,保持着咼度的稳定。二、出题思路的延续性。所谓“思路延续”,指的是命题本着“选材从没读过,考查的知能点课内学过”的原则;着重考查考生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其中不论是筛选信息还是把握文意,都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立意。三、试题难度有所增加。所谓“难度增加”,指的是2004年语文试题,全国卷也好,各省卷也好,在文言文的考查屮都适当加大了难度,这主要表现在减少一道客观单选题,加重文言文的翻译题量和分值。卩

4、q、试题的区分度较高。在语文高考屮,文言文考查的区分度一向是最高的,由于文言文题型稳定,知识严谨,命题科学,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冇很好的区分功能。在今后的高考中,语文试题变化肯定是有的,但在文言文这一块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四道单选题加一道翻译题是高考改革与发展的结果,符合语文命题的一贯精神原则,基于上述认识,考生在文言文复习屮必须以课本为本,抓好课本上所有文言篇目的复习,结合课本,落实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二,古诗鉴赏2004年各套题古诗鉴赏设题情况试题体裁作者题号,诗题题型设题全国I河南等)诗(唐)张籍16,秋思主观分析诗中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全国I

5、I(四川等)词(宋)宋祈16,木兰花主分析上半阕如何描写春色,“闹”字好不好,为什么全国III(青海等)词五代)欧阳炯16,江城子主分析诗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所含的深意,结合全诗赏析全国IV(广西等)词(宋)晏几道16,鹘古鸟天主为何描写杜鹃啼叫,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北京卷(宋)苏轼12,红梅客分析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天津卷诗(唐)李白16,听蜀僧濬弹琴主分析第二联屮“一挥手”和“万壑松”,结合全诗谈对第四联的理解上海卷诗(明)杜庠16.17.18,赤壁主观题与一副对联对比阅读分析诗中的对偶,及重点词语,结合全诗写一段对第三联的鉴赏文字浙江卷词(唐)李白16,菩

6、萨蛮主观题(1)“空”字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2)分析词所表达的内容是写"游子思故乡”还是写“思妇盼归人”,或兼二者江苏卷诗(唐)柳中庸16,征人怨(边塞诗)主为什么本诗是边塞诗,通篇无“怨”字,句句有怨情,作赏析湖北卷诗(唐)王湾16,次北固山下主分析“失”与“阔”的两个字哪个更好,第三联的意思及其情与景的关系湖南卷诗(唐)郎士元16,听邻家吹笙主提供前三联的分析,完成第四联的分析辽宁卷词(宋)苏轼16,蝶恋花主分析“绕”与“晓”哪个更恰当,结合词的内容,分析俞陛云对上阕的评价福建卷诗(宋)朱淑真16,秋夜主从三四句中找最能体现诗感情的一个字,分析这两句如何营造意境广东卷诗(唐)杜甫16,江

7、汉主观题分析诗屮“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儿个意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分析诗中主题重庆卷诗(宋)梅尧臣16,东溪诗中最能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张的诗句,体现的思想感情及如何体现的一、鉴赏题材范围要有所扩展,虽然要以唐诗为主,同时还耍兼顾唐词、宋词、宋诗以及其他时代诗词作品,甚至包扌舌散曲,阅读面尽量大些。二、要着重训练鉴赏主观题是不可怀疑的,但重点要从能抓住关键词语,也就是抓“诗眼”,分析其妙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