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68244
大小:46.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汇编:课内文言文练习打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杭州七校联考课内古文阅读一、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6至20题甲语段:《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圣人无名。”乙语段:《渔父》全文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擅长)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依赖)••C.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拍打)D.屈原既放,游于江潭(己经)••17、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A.而宋荣子犹然笑ZB.彼II奚适也■C.众人皆醉我独醍,是以见放■何故至于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彼且恶乎待哉■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8、下列句子的句式
2、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自令放为?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C.此小大之辩也。D.以为莫己若也。19、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认为像宋荣子和列子这样的人Z所以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无己”。B.渔父和屈原的价值冲突体现为血对浊世是坚持理想还是顺势变通。C.逍遥游的状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但却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D.《渔父》中的“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与《逍遥游》中的“圣人无己”有异曲同工之妙。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安
3、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4分)(2)举世巻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分)二、阅读《报任安书》“仆之先人……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节选部分,完成17-21题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次关木索、被筆楚受辱(通“贯”,套上)B.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为守气节而死)•••C.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少)D.何至自沉溺累纟世之辱哉!(陷身)•••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故木受绳则直■则修文德以来之■难为俗人言也■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D、死生亦大矣18・下列各组句子屮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西伯,伯也,拘于羡里
4、;■B.见狱吏则头枪地A.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B.故士有画地为牢■19・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胡类之盛C、彼且奚适也20.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有错的一项是A.笫一段中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运用铺排把“六受辱”按程度由浅到深依次排开,最后点出口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痛苦,感人至深。A.作者一口气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等著名人物,意在说明“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连这些“王侯将相”也不得不受尽羞辱这一古今一样的道理。这是作者蓄积已久的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
5、的强烈感受。B.第一段中作者拿“猛虎一旦落入槛阱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食”作对比,渲染下狱受辱之恐怖,反衬自己忍辱受刑、忍痛著书的坚忍意志。C.选文第二段先说一般人都怕死,但激于义理者不怕死,这是一层曲折。接着又说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但又何至于受辱呢?这又是一层曲折。最后才揭开自己“不得已”而苟活的原因。这充分体现了本文在情感的表达上“曲折起伏、欲言又止”的特点。21、翻译下列句子(8分)(1)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蛟蚁何以异?(3分)(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5分)三、阅读课文《逍遥游》全
6、文,完成16-20题。(19分)16.对下列句子屮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回旋而上)B.我決起而飞,抢榆林(集,着落)••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刚才,刚刚)D.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轻妙飘然的样子)•••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置杯焉则胶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唯倜傥非常Z人称焉.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英可怪也欤18.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A.安能以身之察察B.《诗》三百篇,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洎牧以谗诛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1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有错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篇,就以奇异的想像、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鲍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大鹏要向南飞行,须依靠海风的力量。因此,在天空翱翔的大鹏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B.选文最后一段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运用对比的手法否定了宋荣子,肯定了列子才真正达到了逍遥的境界,最后点明了全文的主旨。C.“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境界,是人摆脱了现实生活中各种桎梏之后一种精神上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但这种绝对自由状态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的。D.庄子的文章不是词意相接
8、、逻辑严谨的论述性的语言,而是语意变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