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58449
大小:163.4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7
《【教学设计】《答司马谏议书》(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了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任宰相后几乎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所有法案。本文就是王安石回答司马光的书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2.能理解文
2、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
3、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题目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2、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
4、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
5、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3、背景资料:宋神宗熙宁二年
6、(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4、学习生字:强聒(guō)卤莽(lǔmǎn
7、g)见恕(shù)拒谏(jiàn)怨谤(bàng)利弊(bì)不恤(xù)盘庚(gēng)胥怨(xù)会晤(wù)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三、自主学习,理解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8、,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1)一词多义。事:①而议事每不合(名词,事情)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动词,做)理:①而天下之理得矣(名词,道理)②为天下理财(动词,治理,整理)度: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名词,制度,法度)②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名词,计划,主张)③度义而后动(duó,动词,考虑)(2)词类活用。①以兴利除弊(形容词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