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57683
大小:1.16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7
《【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的继承》蚌埠二中丁小艳◆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必修三)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题的内容而设的。第二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即文化的传承,探讨人类文化的发展,如果说文化传播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那么文化继承就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本课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个主题,继续讲述文化传承的过程。具体内容有:第一目“传统文化面面观”介绍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形式;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介绍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双重作用;第三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介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传统文化的含
2、义及其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懂得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体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善于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
3、活体验,并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我们要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和享用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课前准备◆(1)对自学课本知识,预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收集自己身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事例,体悟它们各自的含义和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图片展示:京剧走
4、进课堂08年3月至09年7月,教育部在北京、天津、江苏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思考:京剧为什么要走进课堂?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行新课】(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教师: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是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文化经过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发展一旦形成,就薪火相传,不断延续下去。稳定并持久,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含义: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地位
5、: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多媒体展示:大家说清明。结合视频体会清明节的来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清明节习俗中,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2)传统建筑的继承地位:(建筑是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我国的建筑分为宫廷建筑、民用建筑、宗教建筑、桥梁建筑、园林建筑和城市建筑几大部分。资料展示--天坛: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
6、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寓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传统的书法艺术、京剧等。(4)传统思想的继承含义:传统思
7、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核心。例如: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事各顺其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
8、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