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理健康》PPT课件

《走进心理健康》PPT课件

ID:42050936

大小:575.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9-07

《走进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1页
《走进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2页
《走进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3页
《走进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4页
《走进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心理健康》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张钰轻沙走马路无尘-----走进心理健康导入:GDP崇拜→关注幸福指数为什么一个社会的GDP长得跟胡子一样快,而国民幸福指数的增长可能却如眉毛一样慢呢?要点:一、新的健康观二、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三、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四、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一)什么是心理健康1、健康概念的演进健康的生命观健康=生命健康的疾病观健康=无疾病或疾病=不健康健康的全面观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一、新的健康观2、心理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疾病和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

2、1947WHO)德兰修女获和平奖时讲了这样几句话: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爱心的渴求;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3、健康的标准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

3、无出血现象;八、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十、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3、意志品质健全目的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4、自我评价正确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悦纳自己,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图中四个正方形中央的小方块,你也许认为四个小方块的颜色是递增的,事实上,四个小方块的颜色是相同的,只是因为和它们做“对比”的背景颜色不同而使你的眼睛受了欺骗。同样的道理,你之所以看不到自己的优

4、点,就是因为你所选择的“对比背景”不对,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5、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者有朋友,他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恶等)。6、人格完整独立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协调一致7、社会适应正常心理健康者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作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够作健全的、有效的适应,他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处理,而不企图逃避。心理健康者未必都能够解决他碰

5、到的一切问题,但他采取的方法总是积极的,适应方式是成熟健全的。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一)、适应困难(二)、学习上的困扰:学习动力、考试焦虑、学习方法(三)、人际交往问题:表现为人际关系不适、社交不良、心灵闭锁及焦虑等问题。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多少有些不适。不免感叹:“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心里话儿对谁说?”。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

6、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周末,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五)、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抑郁、情绪失衡。心中以持久的低落情绪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情绪波动大,高低不定,喜怒无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

7、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负性情绪的控制相对较弱,一次考试失败,就很难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群体负性情绪又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某大学十年的违纪处分的71例中,打架的占到45%,起因多数因为生活中小的摩擦,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为“朋友而战”,为“义气而战”,当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及。(六)、就业心理障碍:(七)、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特困生心理调适等。独生子女有着自身的特点:较好的家庭条件,缺乏直接的竞争与经济压力,是

8、学生中“洒脱”的一部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能力、进取意识显得不足,对集体生活不适应,考虑他人较少,而考虑自己则很多困难生不仅是经济困难,他们心理问题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双困生”,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又困难,心理负担很重。经济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成长,自卑、过多的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家庭经济条件的阴影。“因为面子,不愿写困难补助申请,而拮据的经济又始终困扰着我,我不愿走在校园里像贴上标签一样让同学用特别的目光注视。”三、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一)、正确地认识自己1、正确的自我认知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