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37335
大小:24.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交通仿真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通仿真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首先,本文对我国交通仿真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了相关分析探讨并给出了交通仿真类课程的新教学模式,期望能为我国交通仿真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仿真类人才。关键词交通仿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0.055ReformExplorationonTrafficSimulationTeachingLUOQ
2、iang,GUOXiangyan,GONGHuawei,QINZhong(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006)AbstractFirst,thispaperanalyzesthestatusofteachingmodeinourtrafficsimulationprogram・Second,accordingtotheexistingproblems,thispaperdiscussesandgivesnewteac
3、hingmodeloftrafficsimulationprogramcombiningwiththeauthorsteachingpracticeprocess・Thispaperexpectstoplayaroleasareferencefortrafficsimulationteachingmodelreforminourcountry,andtopromoteourcountrytrainmoreexcellenttalentsinthetrafficsimulationfield.Keywordstraffics
4、imulation;teachingmode;practicalteaching0引言交通仿真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它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交通工程中的交通流理论模型构建相应的仿真模型,用于反映道路交通运行中各种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和手段。交通仿真是智能交得到的交通流、道路几何结构等各种数据,结合相关的模型,建立能够模拟真实交通流运行和各种交通现象的仿真模型。一方面,通过建立的仿真系统可以再现道路上交通流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多次重复演示,另一方面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地分析人、车、路和交通环境等构成的综合交通系统,从
5、而为有效地进行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管理和交通组织优化等提供重要依据。通系统ITS中的一个核心组成,它可以利用交通调查在我国,交通仿真技术的发展随着交通工程专业的成立至今,也经历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各大高校也为我国交通工程和交通仿真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2010年,我国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提出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针为:打牢专业基础、协调主干课程、拓展方向训练、丰富实践环节,从这个方针中可以看岀,在类似交通仿真这种操作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的培养。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交通仿真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再针对当前的不足之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研究探索了针对交通仿真类课程的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期望能对我国交通仿真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高校中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交通仿真方面的人才。1交通仿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1)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在以往教师往往采用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理论知识,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交通仿真类的课程,如果教师仍采
7、用理论教学方式,单纯靠教师在教学上操作,或仅仅是简单地配合一些有限的学生实践环节,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课程的性质,再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不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较的课程,应当大力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2)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地位比较重要,一般为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消化和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教师掌控教学进度和课堂纪律,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取得不
8、错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只能通过上课被动接受,及时消化和理解为主,有时只是单纯性地记忆,对于知识的真正含义并不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创新性。无论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还是实践性强的课程,这种教学模式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