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冲关精练

中考古诗冲关精练

ID:42032281

大小:143.2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06

中考古诗冲关精练_第1页
中考古诗冲关精练_第2页
中考古诗冲关精练_第3页
中考古诗冲关精练_第4页
中考古诗冲关精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冲关精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古诗冲关精练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屈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屮考练兵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屮“征蓬”的意思是O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

2、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屮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屮“大漠孤烟直,t河落tl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屮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

3、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Z远。5.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新题演练6.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一向受人推崇。请简耍说说它好在哪里。7.你还读过哪些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古典诗词?请任意写出其屮两个连续的名句。参考答案中考练兵:1.出使飘飞的蓬草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3.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4.B(是“雄奇壮美”而非“

4、明媚秀丽”)5.可以从诗题“使至塞上”,从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新题演练:6.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仲,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了立体感;“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7.此题答案不求统一。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吕龄《出

5、塞》)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岫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岫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半卷红旗临易水,报君黄金台上意,甲光向tl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霜重鼓寒声不起。提携玉龙为君死。中考练兵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來。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4.阅读全诗,试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新题演练5.对这首诗的前

6、两句,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而杨慎声称自己确曾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你如何看待这一则诗话?6.“半卷红旗临易水”一句充满暗示性,请就此略作分析。7.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中考练兵:1.人马众多(來势凶猛)2.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3.本句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境况,都凸显了出来。4.手法:作者刻意使用浓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血;内容:作者通过对战斗场血的描写,

7、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抗敌的英雄气概。新题演练:5.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有FI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H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6.“临易水”用荆轲刺秦、易水诀别的典故,暗示将士们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7.最后两句用燕昭壬黄金台重金招揽人才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口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屮考练兵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

8、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能否把“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