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

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

ID:42019844

大小:4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6

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_第1页
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_第2页
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_第3页
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_第4页
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树立和提升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重场合强调的重要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文化记忆的概念与文化自信的当代使命文化记忆的概念最先由国外学者提出,随后被引入中国并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最主要的开创者是德国的扬•阿斯曼和

2、阿莱达•阿斯曼夫妇,19世纪90年代他们在前人研究记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并随之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硏究。文化自信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深刻洞悉我国社会发展现实状况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时代命题,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提供文化维度的支援。(一)文化记忆概念与内涵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不断传承和延续的,进而彰显一个民族特质的通过文化形式和符号展现出来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不仅包括文字和书面形式记载下来的知识,而且还包括风俗习惯、礼仪等通过日常生

3、活体现出来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文化记忆的首倡者、德国的阿斯曼夫妇对文化记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认为记忆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在实践交往中才会产生记忆并得以延续,因而文化记忆的概念超出了个体层面,在集体的层面上才具有意义。在扬•阿斯曼看来,文化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一种形式,在此意义上,它是由若干人共享并向这些人传达的一种集体的,也就是说文化的身份认同。同时,他还认为,文化记忆是一种机制。它被外化、对象化并以符号的形式储存,这些符号形式是稳定的、超越情境的:它们可以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迁移,并从一代传递给

4、另一代。[2]文化记忆的传承媒介主要是以各种文本、图像、舞蹈、仪式和表演为中介,或者是以"典雅的"或其他正式的(各种)语言为中介。而在《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一文中,扬•阿斯曼则把文化记忆界定为:"包含某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所特有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其’教化’作用服务于稳定和传达那个社会的自我形象。在过去的大多数(但不是全部)时间内,每个群体都把自己的整体性意识和特殊性意识建立在这样的集体知识的基础上"[3]。综合可知,在扬•阿斯曼看来,文化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是一种被集体所共享的

5、文化身份认同,是通过对象化为符号、仪式等形式得以储存的文化内容,文化记忆通过文化层面的符号和象征(如文化、图像、仪式、意象等)建构并展现为集体所认同的形象。为此,可以从五个维度对文化记忆加以理解。[4]第一,从时间维度看,文化记忆因为脱离了生命体,依靠文化符号来传承,因而其时间跨度是巨大的。"文化记忆包含那些久远的、边缘的、被放逐的记忆。"[5]第二,从媒介维度看,文化记忆不只是使用一堆抽象的概念,而是借助"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等文化符号来形成并得以传承。第三,从类别维度看,文化记忆被分为功能性记忆

6、和储存性记忆。第四,从权力维度看,文化记忆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权力逻辑。第五,从建构的维度看,文化记忆在各方的综合作用下具有生成性和建构性,可以在一定权力逻辑的引导下有目的和计划地建构。(二)文化自信的提岀与当代使命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时代课题。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提高到与"三个自信"同一高度,并形成"四个自信"的理论框架,由此学术界开始对文化自信进行深入研究。关于文化自信的概念,可以多维度界定,"从国家、民族或政党角度而言,文化自信体现在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能正确看

7、待自身文化,理解并认同自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对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具有信心,同时对待不同文化时具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就个体角度而言,文化自信是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充分肯定,标志着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认同和身份认同。"[6]简单来说,文化自信就是对于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可、文化生命力的肯定、文化身份的认同以及正确的文化心态等。因而,首先,树立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作为一种渗透性因素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

8、和价值取向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7],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而文化自信的树立就是要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推动力,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心理基础。文化自信有助于形成对本国文化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和积极的文化心态,进而激发民众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命的自觉担当意识。其次,树立文化自信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文化支援。文化自信就是要通过树立本国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信心,进而促进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