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中国社会研究

贫困的中国社会研究

ID:42019428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贫困的中国社会研究_第1页
贫困的中国社会研究_第2页
贫困的中国社会研究_第3页
贫困的中国社会研究_第4页
贫困的中国社会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的中国社会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贫困的特征、类型划分常常和对于贫困原因的判断相联系,不同类型的贫困实际上经常交错分布,形成一定的组合。例如,根据人口的居住地分布,把贫困划分为乡村贫困和城市贫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某方面的短缺和相关因素来划分贫困,例如收入贫困,索质贫困,能力贫困,资源贫困,生态贫困,文化贫困。根据贫困的效果界定贫困,例如生存型贫困(危及生命的贫困),半饥饿性贫困(妨碍人体健康的贫困),温饱型贫困(影响社会安定的贫困)(郭来喜、姜德华,1994)。根据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进行分类,如生产性贫困、社会性贫困、历史性贫困(原华荣,1990);又如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阶

2、层性贫困(康晓光1995)o1资源要素贫困观姜德华等(1989)所著《屮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是对于屮国区域性贫困类型分析的第一木书。作为屮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它侧重从自然资源角度概括贫困的分布和特征,总结了山区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恶性循环的过程,并概略地讨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自然生态良性循环方法。这项贫困研究量化了贫困地区发展基础的差异,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指标,把664个贫困县归纳为6个集屮连片的区域类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贫怵I,东西部接壤地带贫休I,西南喀斯特山区贫困,东部丘陵山区贫困,青藏高原贫困,蒙新旱区贫困。

3、为当吋计划经济部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地制定扶贫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1994年郭来喜、姜德华根据贫困状况的变化,重新评定贫困地区的环境类型,把当吋592个贫困县划分为三大类型:中部山地高原环境脆弱贫困带,西部沙漠高寒山原环境恶劣贫困区,东部平原山丘环境危急贫困区。这项研究完成了对于中国区域性贫困的分类和描述,首次量化了贫困问题的异质性。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它对于贫困类型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分析比较零散,这项研究更多是类型学而不是发生学意义上的描述勾绘。此后数量众多的专题性研究为贫困性质的判别提供了数据。区域性贫困(资源制约型贫困)原因分析概括起来有

4、两方面观点,一类认为贫困是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使然,rtr丁资金缺乏,由于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导致贫困。一类观点把贫困归咎丁•资源状况先天性恶劣,由于土地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不足、资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贫困。这类地区通常是生态脆弱地区,对它的过度开发或直接弃任不管,都有可能引起环境的恶化。经济学者更倾向于从经济要索配置角度研究贫困性质,认为贫困是贫困者对生产要索一一土地、资金和劳动力不能进行有效配置的结果。在贫困地区,资金和土地都是短边要索,贫困农户所能够控制的长边生产要索主要是劳动力,因此用人力投入替代资金技术的投入,不断增加劳动投

5、入以扩大或维持土地产出和物质再生产,和保证最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成为贫困农户经济行为的基本模式。由于贫困地区技术条件的限制,小农增加劳动投入的方法通常为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增加劳动人口。人口增加不仅直接降低生活水平,而口使得短边生产要素更短,达不到正常积累点,贫困无法缓解,贫困小农陷入生产要素流程的恶性循环或低水平资源配置均衡(邓一鸣,1990;周黎安,1992)o2.素质贫困论八十年代中期,王小强,白南风在《富饶的贫困》一书屮率先把人口素质确定为贫困原因、落后的木质规定。作者认为屮国的贫困地区存在着令人震惊的自然资源富饶和令人震惊的贫穷的矛盾现实,贫

6、怵I的木质规定,不是资源的匮乏,不是产值的高低、也不是发展速度的快慢和收入的多少,而是“人的素质差”:指人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素质(1986:56)。作者进而把人的素质量化为“进取心量表”进行测量,包括改变取向、新经验、公共事物参与、效率感、见识、创业冲动、风险承受、计划性等八类指标。贫困的特征被描述为,“创业冲动微弱,易于满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能抵御较大困难和挫折,不愿冒险;生产与生活屮的独立性、主动性较差,有较重的依赖思想和听天由命的观念;难以打破传统和习惯,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大多数新事物、新现象;追求新经历、新体验的精神较差,安

7、于现状,乐于守成”(1986:59)。这项研究超越了以往仅仅在经济要素范围内谈论贫困的局限,并根据屮国的现实发展格局讨论了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关系调整问题。与英格尔斯共同的观点是,不发达国家应当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个人现代性,以适应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显然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刘易斯贫困文化论和个体主义贫困观的综合。“索质贫困论”曾被广为接受,十年以来视贫困者落后的观点在学界、政界和市民态度屮仍流行。与之相应的大众话语为,既然穷人懒、素质差,那么扶贫是扶懒、保护落后。相应的政策话语是,扶贫牺牲了效率,对这部分贫困人口进行开发性扶持,不可能产生好

8、的效果。因此扶贫木身的合理性值得怀疑。这种观点被进一步扩充和演变,变化其表述方式。比如:能力约束导致贫怵I,文化素质低和科技意识差,导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