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七章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ID:42013665

大小:34.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第七章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1页
第七章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2页
第七章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3页
第七章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牛态环境道德,体现了牛态保护与道德建设的紧密联系。开展牛态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加强牛态环境管理的道德调节,将社会公众保护牛态环境的热悄转变为口觉的道徳责任和义务。2.任务开展生态环境道徳教育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充分认识开展生态环境道徳教育的重大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展示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良好的生态道德能够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新秩序,成为建设良好生存环境的行为准则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只有具备生态道德意识,遵导生态道徳规范,才能形成正确的舆

2、论导向和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二是把牛态环境道德教育纳入金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范畴。无论是牛产型金业还是销售型金业,都不能以损害坏境來换取经济增长。应“以义取利”,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生态环境道徳纳入企业的职业道徳是社会经济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21世纪的M场是一个绿色消费币场,早一点把生态环境道徳作为职业道徳,企业大发展才有可能。三是建立一批生态保护教育皐地。可以尝试在全省建立一批生态保护教育基地,如生态环境优美村、镇、县,生态环境优美厂区、社区、市区等。全球环保“500佳”的颍上县小张庄,就是进行牛态保护教育的好

3、课堂。全省应认真总结推广一批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先进典型,运用典型进行教育、引导和示范。并表彰命名一批生态保护教育基地。四是利用“植树节”、“环境口”、“爱岛口”等纪念口,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建设“绿色之家”、“绿色学校”、“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等进行传播绿色文明的教育。运用“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生态调杏、文艺表演”等形式使生态环境道徳教育经常化、牛活化。通过图片展览、报刊影视作品等增强环境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感召力。五是让环境道徳教育进“课堂”。在中小学逐步开设生态经济常识课,大专院校力争开设生态经济专业。“党课”、“团课”也应引入环境道徳教育的内容,共产党员、共青

4、团员要做热爱口然、保护坏境的模范。各种市民、居民学校的社会公德教育要与坏境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牛态环境恶化,从根本上说,是人们的不良行为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全社会尽快形成种科学的环境道徳意识。让环境道徳教冇进课堂入耳入脑,只有提高公民的环境道徳索质,生态保护才会更有效。27三、人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主要任务生态道德养成是大学牛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作用H益突出的重要表现,也是主态文明顺利推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大学生生态道徳素质养成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人学生生态道徳养成教育的实现过程是人学生接受生态道徳并加以履行的过程,这需要落实

5、好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教育任务1、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徳认知认知是人们做出合理判断的基础,也是行动的先导。毛泽东说:“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14高国希:《道徳哲学》,复目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2页。28做好那件事。”15在知、情、意、行的统一体中,道徳认知具有道徳理性的基础地位,是构成正确道徳判断的前提与先决条件。生态道徳认知是道徳认知的一•种类型,它是对人与白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徳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理论的观念性的把握活动。一般的道德认知不把人与口然的关系当作认知的客休,环境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

6、的真止区别正在于,它把人与口然的关系纳入了人与人的关系Z中,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可以看出,生态道徳认知在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首先是把对象道徳化,然后将其内在化,从而构成主体的道徳人格。但是长期以來,“存在着个不可忽视的欠缺,那就是在生态道徳教育的过程屮,缺少对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这使得对公众的生态情感培养流于感性化和表面化。”16生态道徳认知的目的不在于占有知识,而在于确立生态价值理想,改变或指导个体行为方式。没有正确的生态道徳认知,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徳习惯和行为。大学生在生态道徳认知上,要学会掌握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了解

7、当前我国生态现状。通过生态道徳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全而了解生态道徳原则、规范和范畴,树立形成新的生态人生观、自然环境观,提高大学生识别是非、善恶和选择坏境行为的能力,增强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口觉性和理智性。2、陶冶大学生生态道徳情感道徳认知尽管很重要,但由知到行却不能一蹴而就,有了生态道徳认知,不一定就能履行相应的道徳义务,这还要经历情感的处理。正如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7牛态道德情感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认知皋础之上,然后在外在因素影响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