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ID:42001163

大小:70.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6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人间真情”,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安排了两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其中的一首。本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学情分析:本次执教对象是农村四年级学生,借班上课,平时与学生没有接触。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已经初步掌

2、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孩子能收集相关语文学习材料,但面不广,收集材料较散。平时能积极发言,但公开课上表达欲望和自信心不稳定。知识面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城镇孩子较弱,在语言感悟方面深度不够,语感一般。平时缺少不断总结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意识。设计思路:1、根据学情,放弃原先上组诗的想法。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之中选学色彩明丽、语浅意深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

3、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显象得意。随着对古诗语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随着放飞想象产生的多彩体验,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渐渐趋于个性化,成熟化。3、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读懂诗题、读通诗句、理解诗意、体验诗情”四个步骤做成卡片,每个步骤结束时及时总结并贴在黑板上,成为板书的一部分。4、注重氛围的创设,注重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

4、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移情换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2、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背景音乐:《高山流水》2热身活动:分两队,小队长领着赛背李白的诗。(启用哪种背景音乐,确定什么课前活动内容,是经过了考虑和挑选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李白诗篇万古传。——“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前的一切准备都只为了让学生进入和谐的感性氛围。)一、谈话激趣:1、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哪些人?诗人、作家、科学家,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2、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他是——

5、(课件李白图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本人课件的设计:窗外一轮皎洁的明月——把酒问青天的狂放身影——镜头推进后李白半身头像写真,四幅颇具概括性的图片缓慢推出,意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李白的诗歌世界。)3、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课件出示课题)(课件呈现的除课题,底色是古香古色的明黄,背景是一唱一和的两个吟诗人。看似无意,实则有心。)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1、读准题目①题目中有生字(出示卡片“广陵”)

6、,谁来读一读?(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陵”的后鼻音读法)大家一起读。②(出示卡片“孟浩然”)谁来读一读?(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孟”的后鼻音读法)全班一起来.孟的第一笔是什么(横撇)。我们一起写写这个字(板演)(读懂题目第一层要求:读准音。)(先个体后整体,四年级的语基训练既不放松也不刻意。不放松是因为对方言区的孩子来讲,正音要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不刻意是因为不能因技能训练而影响了情感熏陶。)2、个性读题①题目共有十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试着读一读吧,同学们。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

7、鹤楼是送别的地点。想看看黄鹤楼吗?(课件)☆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对,是一首送别诗。☆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之”是什么意思?②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同学们自已再读一遍题目吧!(鼓励学生,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就大胆地说出来,大声地读出来。不怕重复,也不怕与别人不同。)①同学们,你读懂了题目了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读懂题目第二层要求: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理解诗题字面上的意思。)3、感性读题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

8、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