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

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

ID:41991885

大小: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5

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_第1页
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_第2页
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_第3页
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_第4页
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及思索2004年2月19日,教育部宣布9省市高考自主命题,统一高考制度的铁幕终于撕开了一道口子,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新纪元的开始。转眼间,江苏高考伴随这一改革走过了九年的历程,从现实背景和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对此进行扫视,无疑能从一个侧面看到全国高考自主命题尤其是作文命题所走的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一横断面不仅可以看到伴随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状态,也为今后高考命题的更为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一个参考。一、九年回顾:看上去很美一一期望美丽而缺憾不断的跌宕历程按照命题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文化特质和与时代的关联性,我们把江苏九年的作文题粗线条梳

2、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2004年〜2005年),底蕴深厚:一个晦涩而定位失当的共识江苏,人们公认是个文化大省与教育大省,这是历史与现实的交互而产生的定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仅江苏一地便有44科状元,居全国之首,可见江苏人文鼎盛与教育发达;如今江苏经济与教育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基于这样的历史积淀与现实环境,期许文化底蕴深厚,期许命题积淀厚重,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一开始便有了一个较高的自我定位,而且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开篇之作,2004年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此题源于古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的沉稳象征君子的仁爱正直,水的灵动象征智者的灵

3、巧智慧,做人有时需要沉稳如山,有时又需要灵动如水。文题确实在思想上体现了厚重的人文属性,承继传统文化,见解高远髙深,然而对于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来说,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恰恰在审题上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拔剑四顾心茫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考生不知如何下笔,阅卷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2005年的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则取自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但要人生之路刚刚展开的学生去思索学习生活、书写事业人生,主题似乎沉重了些;更要命的是,这三个物象喻指文章结构三部分是天才之思,但喻指人生三阶段则是强扭之

4、瓜;同时该题意蕴单薄,与2004年相比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很难有深度体验与辩证思考。搜肠刮肚的结果,历史与现实都很难找到某人的人生阶段能对应三者或之一,即便许多人好不容易想到的年轻的霸王项羽好像是豹尾,但想想也纠结,这个“尾”定义为“豹”真的很难说。两年的命题,出发点都定位于文化教育大省,文题都取自历史典籍,呈现底蕴深厚的特征,结果却是期许很高而落脚失重,期望美丽而操作无措的尴尬局面。更始料不及的是,后遗症影响深远,此后若干年考生以为只要写古人就是文化作文。写作实践证明,命题的优秀与否不完全取决于专家的赞叹与否,而在于学生的应试写作实践是否可行可操作,明白的说

5、就是呈现底蕴深厚的命题有时不一定是中学一线老师与考生们认可的好题,后来北京2007年的《细雨闲花》,犯有类似的缺陷。这里还有一点应引起注意,由于考生的一次性应试,形成了他们在命题评判上的弱势,我们只能在网上、报纸上看到一个短时间内的牢骚与不满,而专家学者可以经年累月谈论某个话题。同时期的全国各地命题时有亮点,跟江苏卷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先看2004年,有着眼于现代生活与现实处境,文题简单而易懂,平凡而有哲理,如上海卷《忙》;有关注生活与立身处世,如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北京卷以“包容”为题。再看2005年,湖北卷以王国维《人

6、间词话》中一句话引出,有点类似江苏卷的意味,只是引申自然且确实富有韵味,不同于2004年江苏卷的深奥晦涩,也不同于2005年江苏卷有古意却无韵味。也有富于辩证性,有思考深度,落脚于对自身或生活的思考,如山东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上海卷以“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为话题,北京“安”,广东“纪念”等。(二)第二阶段(2006年〜2009年),拥抱生活:一个简单而定位清醒的常识经历了最初的文题注重文化味的探索之后,命题者基于社会舆论的分析和阅卷的基本状况,找到了命题的基本立足点,那就是现实性要强、生活味要浓,而且学生要容易理解并要有话说,于是社会舆论形成了一些

7、基本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命题面向大众、走向学生、正视现实、迈步健康的道路。2006年依然坚持话题作文,但却有了打破连续七年为话题作文的固定命题模式的倾向(当年全国多个地方不约而同开始了命题作文),作文题《人与路》让人眼前一亮,用何永康教授的话说:"柳暗,花明,又一村。”命题有三段“启发语”:'‘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前两段,聚焦于”创新”,符合当今社会的取向;第三段,让考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去抒写自家之言。更主要的是“路”的多重意蕴,使之与人产生千姿百态的关系,因而

8、不同水平的人都有话说,都能找到为我所用的材料。阅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