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

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

ID:41990538

大小:30.1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5

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第1页
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第2页
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第3页
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第4页
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钓鱼岛争端中反思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内容摘要:钓鱼岛(口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有史以来,钓鱼岛主权-直归中国所有。1972年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就钓鱼岛问题叫嚣,侵犯我国主权。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钓鱼岛问题不容乐观。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隐患。尽管1978年签订中日和平条约时,双方曾

2、达成过“搁置争议”的共识[1],但日本毫无信义,在实际占领的前提下,加速了钓鱼岛的国土化进程。日本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岛上建立了若干设施,其中有25平方米的房屋,供水用水槽,石碑标记等,还修了直升机机场。更有甚者,日本还对我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的渔船和科学考察船进行武力威胁和驱赶。之于长期以来持友好态度、对口本宽容大量的中国,口本的行为可以说是以怨报德。随着中国务实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成熟,屮国的对日政策由偏重于柔转向柔中有刚。一些日本人感到不适应了,说中国的外交政策“僵硬化”。关键字:钓鱼岛关系国家日本外交战略问题经济一、从中日边境钓鱼岛争

3、端问题中,看中I安全形势存在威胁。我们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势不容乐观的: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周边国家人口众多,大国集中。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是世界上拥有上亿人口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在周边国家中,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世界或地区大国,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周边国家发展差距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另外,我国与邻国地缘关系特殊,形成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大国关系。H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中国和H本的摩擦主耍集中在: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

4、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日本与我国战略礼仪口趋突出,将我国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另外,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积极发展军事力量,企图迈向军事强国,对我国的潜在军事威胁逐步增加。中日最大利益争端无疑就是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问题,还有东海石油问题。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态度嚣张,加强对中日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无视我国主权。其次口本插手台湾事务也使得中口关系极不稳定。路漫漫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我国安全形势中,我们现在所采取的对美的温和政策,我们所采取的全方位的和平友好外交政策,是理性的外交政策。我们所采取的对日柔中有刚的外交方略,也是完全正确的。二、中

5、日关系中钓鱼岛问题的处理与反思中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步自然就是要恢复在亚洲的主导大国的地位,然后才有可能恢复世界大国的地位。后一个目标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曾经尝试过。屮国向一些遥远的国家提供军事和经济支持,试图发挥它的影响。但是,这些尝试都失败了。原因在毛泽东时代推行的是过丁理想主义的外交,没有量力而行。邓小平时代推行的韬光养晦外交[2],为中国国际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威望的不断增长,必然面临一些不可回避的挑战和阻碍。其一就是从日本发源的“中国威胁论”。即使中国不去招谁惹谁,中国的崛起也会使某些想永居霸主

6、之位的国家寝食难安。对于这一点,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些海疆问题的复杂,其关键就在于大国的操纵。中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成了一厢情愿,反而助长了某些国家的嚣张气焰。“打狗看主人”,其实,有吋候真正恼火的就是狗,必须先给狗两下子。狗很多吋候只是气球,只是主子的牺牲品。大可不必把狗和主人看成铁板一块的。中口关系在经历了从1949到1972的二十多年的敌对之后[3],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而得到改善。因此,从一开始,屮日关系的改善就不是完全自发和独立的,不是建立在真正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中国试图借助日本来遏制苏联的扩张,注重的是政治,是所谓的"战略”。

7、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所谓战略平衡的需要不再存在,美国与中国的“友好的非盟国关系”的结束,可以料到的是中日关系必然遇到挫折。正如我们以前分析的,尽管当时中国维护了所谓“大局”,其实这种单方面搁置的容忍行为是危险的。日本极右势力的日益猖獗,不能不让中国感到主权在一天天面临威胁。中国的容忍是有限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迟早会爆发一场中日战争。中国态度日益走向温和而坚决,是对现实的屮日关系的认识,是抛弃了单相思的务实外交。三、早期对日必须采取温和政策对于钓鱼岛问题的处理,无疑中国是采取一种忍让的态度的。对此,换一个角度来看,就要了解当时采取温和政策另一个原因:为

8、了取得日本的经济援助。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四项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