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

ID:4198254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_第1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_第2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_第3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_第4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陈彦斌刘哲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基于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型应从定位、目标及工具等方面着手。就定位而言,宏观调控应定位于对经济短期波动的逆周期调节宏观调控的广泛运用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体受到总需求或总供给等外部冲击时,由于价格与工资粘性等因素的存在,市场资源配置不会在受到冲击后迅速回到均衡

2、状态,由此会使经济呈现出扩张或紧缩的短期波动现象。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等政策手段缓冲外部冲击,从而实现对经济短期波动的逆周期调节,也就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所讲的总需求管理。由此可见,宏观调控不仅不是干预市场机制,而且是为市场机制的自我恢复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使资源配置在短期内尽快回归至均衡状态。!1!微观干预则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所采取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措施。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制度不完善、垄断、夕陪8性(如环境污染)等。因此,微观干预重在通过建立设计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轿正市场失灵现象。例如,完善产

3、权制度以明晰产权关系、颁布反垄断法破除垄断等。这与宏观调控是运用经济政策手段并聚焦于宏观经济波动有本质上的区别。此外要认清的是,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干预,均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并不是去替代市场机制,市场能做的一定要交还给市场去做。比如,当前中国高投资、低消费与产能严重等经济结构失衡的一系列问题,是因为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弱化了企业预算约束并扭曲了要素价格。因此,优化经济结构重在深化以国企改革与要素价格改革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不能依靠微观干预,更不能依靠宏观调控。就调控目标而言f宏观经济政策重在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双重稳定由于宏观调控的定位是逆向调节经济

4、的短期波动,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重在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不应过于关注"调结构"、"促改革"等其他目标。保证经济平稳运行需要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经济产出与物价水平的稳定。当然,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理论研究发现,运用货币政策应对经济波动时,在长期中稳定物价与稳定经济产出两者之间不存在权衡关系而具有完美一致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通胀目标制,单一锚定通胀目标。二是,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学界进一步认识到由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在波动频率与波动幅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宏观经济政策仅维持经济稳定并不能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实现

5、经济与金融的双重稳定应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就未来几年内的中国经济形势而言,调控目标的顺序应为"稳增长、控通胀、金融稳定"o第一稳增长"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一方面是因为这对于完成倒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及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发展任务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与拥有较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且社会建设架构较为脆弱。第二,虽然新常态以来通胀水平处于低位,但不能因此放弃对"控通胀"目标的管理。第三,”金融稳定”不仅是强调央行要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以防范系统性风

6、险,而且要增强宏观审慎政策在防止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方面的重要作用。就政策工具体系而言,强化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鉴于宏观调控重在实现对经济波动的逆周期调节,在经济的常规波动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应选择能够及时且有效地应对经济短期波动的政策工具。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与各国的政策实践均表明,货币政策是应对产出缺口与物价水平变化最灵活且最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则受到政治周期及内在时滞较长等因素的影响,在常规时期稳定物价水平和产出缺口的效果远不及货币政策。此外,产业政策不应继续承担"稳增长"等具体的宏观调控任务,应逐步退出宏观经济政策体系。这是因为,为实现

7、"稳增长”等短期调控目标,产业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扭曲市场的客观发展规律与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幅弱化宏观调控职能后,产业政策可以更侧重于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更为有效地促进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应加快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的步传■注重预期管理并加强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将有效增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国际经验也表明,伴随着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修订数量型中介目标的统计口径以保证数量型调控有效性的方式难以为继,货币政策调控

8、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是必然选择。事实上,当前中国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变的时机已较为成熟,个体对利率等价格信号的敏感度已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