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82431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目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如何看待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如何理顺关系?如何实现并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对此,既深入研究国有经济、也积极促进民营经济的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屮心原主任、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有着非同寻常的见解。重提混合所有制在王忠明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门讲了国企改革,其中很重耍的一点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即
2、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国企改革的论述相比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表述上是比较一致的,而且重提了当时的一些观点,相当于回到了原点。十年来,国企改革出现停滞其至后退。现在提出的交叉持股、融合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都已经非常明确了。现在我们需耍反思,为什么十年过去了又回到了当初的原点上?国企改革为何不尽如人意?王忠明认为,国企改革不单单是推出几个混合所有制企业,而是应该解放思想。那么,混合所有制是否存在制度设计不完善,导
3、致操作起来比较难?王忠明认为,技术和操作层面不存在问题,关键是能否进一步解放思想。现在重提混合所有制,是为了给沉闷多年的国企改革揭开一条生路。先走混合所有制,接下来估计走不下去,就可能讣民营资本控股或收购。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阶段性的改革成果。真正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股份制公司或上市公司,这种经济形态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有持续生命力的。虽然许多国企已经是上市公司,但集团层面还是国有独资企业,这种格局容易使上市公司成为集团公司的提款机,侵吞股民利益。王忠明主张,国企应该整体上市,分拆上市容易出
4、现企业性格分裂。如果一个国有企业,原來是单一产权,经过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了,那还叫国有企业吗?如果不叫国有企业了,那就没有国有企业的研究对象了。所以,他认为,提出现代产权制度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意味着国有企业的终结。但在当前特定政治体制背景下,保留一定的国有企业,很大程度上不完全出自经济需求,而是社会需求。中央的表述是,除极少数国有独资企业外,其他都要实行股份制了。这样可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能够让民间资本担当市场经济的风险和责任,最大限度去培育和发挥企业家精神,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推动品牌的转
5、型升级,使品牌进一步国际化。厘清国企和民企的职责近儿年,国进民退颇受诟病,如果保留一定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应该在什么领域发挥作用呢?王忠明指出,十多年来由于国企改革滞后,导致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无序扩张、无度扩张。实际上,国有企业应该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民营企业难以企及的作用。这就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分工。比如,神舟飞船、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不可能让民营企业全部來做,最多也就是把一部分零部件牛产分解给民营企业。因为这种项冃不仅涉及国家安全,而且风险太大、投入太大,民营企业具有逐利
6、本性,不愿做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民营企业也没有这样的实力来进行这种探索性的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天然的分工,这与混合所有制有一定的矛盾,而混合所有制也不是未来市场经济的唯i格局。在竞争性领域,混合所有制企业可能是主体;在非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将成为一枝独秀。这是国有企业天然的属性决定的,它更多要承担政治社会责任,远远超过经济利益诉求。民营企业既不能简单地进入到国有企业的领域当中,国有企业更不能轻易地无序扩张到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竞争领域当屮。如果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公平竞争,那为何指责央企抢“地
7、王”?价高者得啊!所以,这不是公平竞争的问题,国企和民企不存在公平竞争,而是各得其所,房地产等竞争性领域本就不该让国企介入。国有资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布局和调整,把负面清单列出来,国有企业能进哪些领域,不能进哪些领域,实现有退有进。国有企业数量的减少不代表国有资产的等比例减少,国有企业要集中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当中去,要集中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上去,要集中到公用事业当中去。比如地铁和高铁,政府必须进行投资,但建成后的经营权可以交给民营企业,这样可以避免国有体制的弊端,而民营企业灵活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经
8、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据了解,国资委一直想学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王忠明认为,淡马锡模式具有特殊性,什么都做,在新加坡这个弹丸Z地,或许这种模式是一种稳定,但能够克隆到中国来吗?中国仅一个中石油就有儿百万员工,这么大的企业体量是不适合“淡马锡模式”的,而且还有就业压力、历史包袱等。如果要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