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八课《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八课《古诗两首》教案

ID:41967946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4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八课《古诗两首》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八课《古诗两首》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八课《古诗两首》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八课《古诗两首》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八课《古诗两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八课《古诗两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朗读、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叙述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重点:朗读、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歌大意。教学难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生回答)2、师:屮国的每个传统节口都有來历,有的还充满神话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问:有谁知道这个传统节日?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吗?4

2、、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古诗时,有什么好方法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吧。(多读加深理解;看注释,查字典来理解;上网查资料理解;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向他人请教。)5、师:原来学习古诗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呢!那就运用这些好方法,学习这首诗吧。6、学生再次齐读课题。教师提醒注意“乞”的音变。师:“乞巧”两个字都读三声,在两个三声连起來读的时候,第一个三声的字要读成二声。二、理解诗题,简介诗人1、理解“乞巧”。(1)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乞”。(2)巩固组词:乞求、乞丐。(3)观察字形,指导书写。教师强调:“乞”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不是横斜钩。书

3、写两遍。(4)结合注释理解“乞巧”。(5)自由阅读课后“资料袋”,加深理解“乞巧”的古代民俗。2、简介诗人。(1)教师引导学牛结合预习介绍诗人,其他同学补充。(2)师:同学们,林杰是非常少见的奇才,他六岁就能赋诗,下笔成章。不过非常可惜的是他仅在世十七年。(3)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大唐,去感受一下古代劳动人民乞巧的盛况吧!三、自主学习,感知大意1、激发兴趣,明确学习任务。师:同学们,《乞巧》这首诗浅显易懂,想象丰富,老师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学理解古诗,感受诗人的丰富想彖,体会诗屮表达的美好情感。2、课件岀示学习指南(一)

4、。(1)朗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2)自主完成学习卡片(一)。(3)小组内交流学习卡片(一)。(4)全班交流。3、组长分发学习卡片,学牛根据学习指南进行自主学习。(1)我的第一次朗读成绩:正确()流利()有节奏()读错哪个字:(2)我的最后一次朗读成绩:正确()流利()有节奏()读错哪个字:(3)我能区别形近字组词:(4)我能标岀古诗的节奏和重音。4、教师巡视,并说明学习卡片的用法:请同学们根据自主学习情况,选取第一次朗读进行自评,组长进行最后一次朗读评价并做对比

5、记录。5、小组内交流学习卡片的内容,教师参与小组交流,进行课堂观察。6、全班交流,学生展示汇报。(1)第一小组守擂:汇报朗读,提示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字音。(2)其他小组攻擂:挑战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全班共同评价。从字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是否有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价。(4)汇报生字学习情况。(5)观察字形,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书写。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7、全班齐读古诗。四、品读古诗,进入诗境1、过渡: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攻擂守擂的活动,己经做到把古诗读正确、流利了,你们真是善于自主学习的好孩子。下面,请同学们进一

6、步品读古诗,老师相信你们能感悟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你们愿意试一下吗?2、出示学习指南(二)。(1)进一步品读古诗,小组共同完成学习卡片(二)。(2)全班围绕卡片内容进行交流。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卡片(二)。(1)读了古诗的第一句,你了解到什么?(2)天上的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那地上的老百姓都在干什么呢?(1)诗中哪一句是描写这种热闹的场面的?(4)透过“望、尽、几万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教师组间巡视,参与小组学习,进行讨论引领,做好课堂观察。5、全班交流汇报。预设:生1:通过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

7、桥”我知道了在农历七月初七的那天晚上,人们都抬头看着浩瀚无际的夜空,想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生2:我听奶奶说过,在七月初七的那天晚上,如果在葡萄架下,就会听到牛郎织女说的悄悄话。生3:老百姓们都在地上望着月亮,对月乞巧,特别是小姑娘,她们用五彩线对月穿针,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生4:我觉得诗屮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体现了这个热闹的场面,“家家”说明每家每户都在乞巧呢!我仿佛看到每家的少女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有的人在家门口穿红丝,有的人在小院里穿红丝,还有的人在河边穿红丝。(教师随机播放视频,

8、帮助学生理解人们对月穿针的场景。)生5:“尽”“几万条”是说乞巧的人多。生6:我觉得是说用了好多好多的红丝线,人们都想得巧,穿了一次没穿上,就一直穿,直到穿上为止。6、师: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所以“乞巧”的习俗流传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