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42730
大小:67.0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04
《以科学的项目管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科学的项目管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国首届项目管理国际研讨会交流论文詹灵芝(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摘要:科学的项目管理,是项目取得成功的保证,它不仅能够有力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而且能够培养大量的人才,从而使企业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竞争中获得长久的优势,并使企业价值不断趋于最大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而向市场,狠抓项目管理。从本文提供的3个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华茂集团项目管理的思路是正确的,项目管理的方法不断趋于完善和科学。多年來,正是由于华茂集团紧紧抓住了项目管理,不断推进项目建设,从而
2、大大提高了口身的综合竞争力,对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华茂集团项目管理成功的经验和一些企业项目管理失败的教训中,我们认为:科学的项目管理,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实现稳步健康发展、不断发掘更大价值的巨大推动力量。关键词:项目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华茂集团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项目管理越来越受到中国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项目活动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采用常规的运行管理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而必须组成专门的项目班子,采用独特的项目管理方法,如范围管理、时间管
3、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和交接管理等等。科学的项目管理,是项目取得成功的保证,它不仅能够有力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而且能够培养大量的人才,从而使企业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竞争屮获得长久的优势,并使企业价值不断趋于最大化。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为国家大型一档棉纺织企业和巧20户重点企业“之一。公司现有总资产14」亿元,拥有2个全资子公司、4个控股子公司。其中,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本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略)高度重视项目管理,抓好项目建设,是华茂集团长期稳步发展、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原因。从二十世纪
4、八I•年代初期开始,公司就把加强项冃管理,推动项目建设作为适应竟争、加快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自1985年以来,华茂集团比较大的投资项目共有12个,投资总额达到5.35亿元,年平均投资约为3600万元。为确保项冃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公司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如下的项目管理思路和工作程序:1、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项目,勇抓机遇,注重实效。2、注重项目前期调研,周密谋划,准备在前。(略)下面谨选华茂集团项目管理的儿个典型案例子以说明。一、气流纺项冃本项冃兴建于1985年12月,1987年2月投产。项目主要内容为:以间接补偿贸易方式从口本引进
5、并安装3000头气流纺及部分前纺配套设备;购咼并安装9240枚国产纺纱及配套设备。项目总投资2993.6万元人民币。尽管当时”项0管理”的概念在中国还鲜为人知,但华茂集团在气流纺工程的建设中所采取的做法,却和”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十分接近。㈠、项目背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华茂集团共有8万多纱锭,在生产中出现大量的废落棉,再加上按国家计划采购进来的低级棉,使得企业每年要安排近万纱锭生产低支纱,因此急需一种新设备来消化废落棉和低级棉,以释放屮高档产品的生产能力。从技术方而看,气流纺纱具有流程短、单产高、用工省等优点,其产品结杂少、着色率高,因
6、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当时,国内能够牛产气流纱的企业还比较少,而国内外纺织品市场对粗厚织物及其主要原料-气流纱的需求量却很大,仅香港市场每年就需要85万件。种种这些,促使公司领导班子决心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尽快建成气流纺项目。㈡、前期调研和准备情况在作出兴建气流纺项目的初步计划以后,公司很快成立了项目可行性研究小组,市总经理任组长。从1982年1月份开始,项冃小组对气流纺项冃的设备、技术、产品市场、土建、公用工程、质量控制、生产用工、成本费用等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于1984年11月捉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以详
7、实的资料和科学的分析,论证了兴建气流纺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与此同时,项目小组还在报告中对设备的选型、工艺流程、资金安排、施工进度、原料供应、品种选择以及今后的进口配件国产化替代等等问题提岀了一整套计划和方案,为项目的正式上马和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㈢、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早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我公司就与安徽省纺织设计院进行联系,拟由该院负责设计,并做好有关准备工作。1985年下半年,本项目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以后,我公司马上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设备、土建、水电汽、财务和技术培训等专业小组,分头开展设备谈判、土建招标与施工
8、、主辅机及公用工程安装、资金筹措与使用、人员培训与生产试验等工作。该项目自1985年12月开工,由于事先筹划周密,准备充分,再加上各方而配合较好,使得进展十分顺利,于1987年2月就投入了试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