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05394
大小:1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4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与命题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与命题趋势一、课标引路吃透考纲关注变化各学科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该学科的课程目标(简称为“三维目标”),并清楚地描述了各方面的学习内容。从应考角度来说,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最基本的。《考试纲要》是课标的具体化,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要比较今年和去年《考纲》的异同点,关注细微变化。充分发挥《考纲》的指导作用。记住:不会变的是对中考考纲内容的考查!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牢牢把握《考纲》这个“宗”,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惊”的境界——此乃语文教
2、师的最高境界!二、研究考题分析答卷了解特点研究考纲,最终要联系到具体的试卷,研究试卷有两方面的好处:1.熟悉考点,了解题型,展望未来命题方向;2.缩小范围,减轻压力,努力做到有效复习。研究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猜想2012年的试卷特点。(一)稳中有变,涵盖广泛。(二)聚焦基础,突出语言运用(三)整体阅读,凸显理解、品味(四)贴近生活,注重个性化表达三、掌握技巧明晰考点预测方向(一)古诗文默写: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依据:我省《2011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
3、《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命题预测:除诗词外,涉及到的古文是:2005年——《论语》《陋室铭》(2分);2006年——《爱莲说》(1分);2007年——《论语》《鱼我所欲也》《岳阳楼记》占3分;2008年——《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占3分;2009年——《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占2分;2010年——《论语》《陋室铭》占2分2011年——《孟子二章》《岳阳楼记》2分可以说,今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因此,复习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
4、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预测2012年古诗文默写试题形式(必定是名句)1.连接式默写。2.理解性默写。3.主题式默写。5温馨提示: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师生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二)课外读物范围:去年的《考纲》推荐了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水浒》、《西游记》、《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记》、《安徒生童话》、《名人传》、《童年》《朝花夕拾》。内容:按前几年考情,内容应涉及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5、、典型事件等。形式:填空题型(05、09、10、11);简答题型(07、08、09);仿写题型;表格题型(06)。教学建议:给学生印制《水浒》、《繁星·春水》、《朝花夕拾》以外的五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及篇目表,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背诵并写准。(三)综合性学习●一定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定要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标如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未重视,许
6、多老师不引导,学生靠天收。当然,我不否认综合实践能力可以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积累,但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综合实践训练,一定能让学生遇题不慌。现在,综合性学习题备受到中考的关注,它以越来越灵活的方式出现在各地考卷上。近年来“综合性学习”试题特点1、生活性。2、综合性。3、实践性、探究性。备考“综合性学习”的策略:重视平时的动手动脑和探究。考前复习至关重要,“临阵磨枪,不亮也光”。“综合性学习”中有可能涉及到语病的修改,复习时要让学生知道检查病句的方法,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检查病句的方法有:(1)审读法。(2)提取主干法
7、。常见的语病类型有:(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对(4)前后不一致(5)成分多余(6)误用虚词或关联词语(7)句式杂糅(四)阅读类试题的复习(此与写作是重头戏)近年考题回顾:2006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2007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科技说明文;2008年两篇现代文阅读都是散文;2009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52010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2011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文言文阅读近年都是50篇优秀诗文篇目中的选文,考查内容基本稳定。要想取得好成绩,要做到两点:1、拓宽学生
8、阅读面,培养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给学生一个登山的手杖。●叙述类叙述类文章阅读三步曲:(1)阅读文章,整体感知;通读材料,思考并概括;基本内容、主旨,大致脉络层次。(2)审明题干,明确出处,再找原文相关段落:明白出题者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及答题技巧;选准段落,精读、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