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里,主人公担忧与所爱的人余生都不能相聚相守的诗句是“_____,_____。”(2)曹操《短歌行》用“_______”指代有学识的人,用“______”的典故表达热切迎纳贤才的心情。(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乡村傍晚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4)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借游览的经历,强调“物”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__。”【答案】(1).同心而离居(2).忧伤以终老(3).青衿(4).周公吐哺(5).暧暧远人村(6).依依墟里烟(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亦不能至也课内文言文阅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
3、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趣:兴趣B.终期于尽期:至、及-13-C.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D.其致一也致:思想情趣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人之相与”的短暂,联想到人的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聚集室内、畅谈怀抱,一种是寄情所托、放浪形骸。B.想到往日美好易成陈迹,作者不免感慨横生悲叹人生苦短,由此体悟到“死生亦
4、大矣”的生命之“痛”。C.选文认为,生死是人生大事,在有生之年不宜空谈玄理,应做些实事,比如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D.寿天、生死并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作者想到此,情绪转为激荡,文章随之收结于浓烈的悲观情绪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答案】2.A3.D4.(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一样是荒谬的。参考译文: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
5、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
6、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13-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
7、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二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阜。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劝
8、酒B.浩浩平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C.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D.今者薄暮薄:稀薄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②顾安所得酒乎B.①行歌相答②及时相遣归C.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以待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