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使用思维导图的几个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教学使用思维导图的儿个误区作者:高荣顺作者简介:高荣顺,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教师,硕士。原文出处:《课程教学研究》(广州)2018年第20185期第51-53页内容提要:思维导图在高屮物理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对思维导图工具的深度理解和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广泛,但是在物理教学的应用中要着眼思维的参与和聚焦,从构图过程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应用思维导图的三个误区。期刊名称:《中学物理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8期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结构化认知/误区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G
2、uangzhoueducation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2016年度课题“基于思维导图的高屮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1201554015)的研究成果。新课程标准正式发布以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1],提高思维品质成为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呈现工具,是物理教学硏究的热点,得到日益密切地关注。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因认识不到位而不得要领,存在因舍本逐末、僵化教条而引起的一些误区或偏差。一、简单罗列知识,对思维导图的〃可视化"走位不准物理教学要对学生的认
3、知过程以及存在的困难做细致入微的了解和评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知识梳理提炼是可行的”但是梳理是针对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而非知识本身。思维导图的结构要符合认知结构而不仅是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2]认为对学生而言,只有与自己的认知网络发生有机的同化顺应才能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当然这种新的知识结构需要辅以有效检查理解。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电场强度"一节的新课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无独有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没有进行过思维导图训练的学生提交的预习作业也大
4、致相同。图1中,对〃电场强度〃一节的教学内容概括全面而准确,但是这种思维导图只是实现了知识在视觉上的非线性表达,没有梳理各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就起不到思维的整理和归纳作用,更谈不上对知识架构的透彻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也就是说教学活动要首先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查学生的原有知识、思维特点、生活经历的理解和体验并制定教学方法和情境[3],在此基础上尽量契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规律。图1直接可视化了知识本身,呈现知识代替了获得知识的思维分析和整理过程,学
5、生自然就觉得"没啥用〃〃花架子〃思维导图也就失去了它应用的功能和价值。如果教师也就此简单理解,对"可视化"的本质定位不准,在实际运用中简单处理知识的学习过程,舍本逐末,就成了思维导图教学工具的异化扭曲。同样是电场强度的一节课,下页图2贝听青晰地梳理了新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图中横向主线梳理〃场源电荷Q在空间激发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场,而电场的基本作用是对置于其中的任意电荷具有力的作用"。上下两个分主题分别作为描述这种力的性质的分支。在第一个分支中核心主题是电场强度的代数表达式,围绕该主题梳理比值定义法及其单位、点电荷场强公式的
6、推导、人为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为电场方向三个知识点;在第二个分支的核心主题是电场强度的形象化表达——电场线,绕该主题梳理了电场线如何形象地描述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场的方向两个问题。各中心主题突出、层级结构清晰、关键词提炼准确,各分支的逻辑顺序梳理合理、言简意赅。在新课学习时,学生能够依据该图准确地抓住要领,完成新旧知识的有机重构,即使遗忘,也可以很快地由该图对知识的重新定位和意义建构。[4]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和制图时,也应当重视可视化的实现过程即学习和认识的过程,而非知识结构的可视化结果,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那些没有受过
7、思维导图训练的学生转变了态度,再次拿起"思维导图〃工具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从问卷调查和实际的检查评测来看都收到了切实有效的效果。新课改要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要求物理教师将平时的课堂教学向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出发的观念转变,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不代表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前知识结构进行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梳理和提炼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加以可视化表达。在这种视觉梳理的过程中完成前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有机重组或重构,形成新的结构化认知。二、构图过程中
8、过于注重外观美化(-)作为教学展示的策略工具而言,优化外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互感一节的教学中思维导图设计如图3,相较于文字和语言等信息而言大脑对颜色、粗细线条的变化、图像更为敏感,在短时间内刺激大脑的活跃程度并引起注意,形成较好的短时记忆、提高思维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被外观所吸引从而主动学习和了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