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释、标点与翻译

古书的注释、标点与翻译

ID:41867696

大小:1.24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9-04

古书的注释、标点与翻译_第1页
古书的注释、标点与翻译_第2页
古书的注释、标点与翻译_第3页
古书的注释、标点与翻译_第4页
古书的注释、标点与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书的注释、标点与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书的注解、标点与翻译第一节古书的注解一、古书注解与训诂、训诂学对古代书籍进行诠释,以沟通古今的工作,谓之给古书作注,主要有今注和古注。古注,古代属于小学范畴之一——训诂,它同音韵、文字构成古代文献语言学《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训诂:对古代文献所作的一切解释、说明工作都可称之为训诂。训诂学:以古代书面语言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疏通古代

2、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籍整理、词典编纂等工作,以体现其系统性、实习性、综合性特征的应用科学。训诂内容:专著研究、专题研究、俗语词研究、训诂方法及研究、编词典、训诂学的应用、训诂史的研究古注出现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洪诚说:“训诂起于语言之变。”历史与语言隔阂的原因。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赵歧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刘熙注:“折枝,若今之案摩也。”朱熹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谬)杜甫诗《戏作俳谐体遣

3、闷》“家家养乌龟,顿顿食黄鱼”。《尔雅义疏》:[鸬鹚],蜀人畜以捕鱼。杜诗或说即此。即江苏人谓之水老鸦。表达的需要例如:《公羊传》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重大之辞大也。《墨子》:“梦者,卧而以为然。”《韩非子》有《解惑》《喻老》《荀子》有“天论、礼论、乐论”。2古注作用与意义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古人注释,接近实际,较为可靠。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读古注有时比查字典更能解决问题。三古注源流先秦—萌芽时期。《尔雅》产生为标志。《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4、”《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国语》:“人三为众,兽三为群,女三为粲。”《左传》:“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两汉—唐。初兴到保守。今文学派:阐发“微言大义”,讲谶纬之学,注释往往繁琐冗杂。古文学派:重文字训诂,考证名物制度,注释循经立训,简约质朴,不离经空发。古文学派的这种学风,人称“朴学”、“汉学”。两汉注家:贾逵、服虔、马融、郑兴、郑众、许慎、郑玄(郑家)。三国:王肃(王学)魏晋南北朝:义疏体形成,集解体出现隋唐:孔颖达《五

5、经正义》宋—元明。改革到衰落。《十三经注疏》集大成;(宋学)朱熹;陆九渊的“六经皆我注脚”;清—复兴到鼎盛。复兴汉学,新十三经注疏王氏父子、四大家。近现代—从打倒到再复兴。古注是层加式的。《春秋》→三传→杜预《集解》→孔颖达《正义》四古注的类型传注传:传述解说。最早用于对经书的注解。《论衡·正说》:“圣人作其经,贤者作其传。”《汉书·古今人表》“传曰……”注:“师古曰:传谓解说经义者也。”秦汉之际,人们把儒家的易、书、诗、礼、乐、春秋等著作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例如“毛传”、“孔传”。到后代,传也做一般的注释名称,依照文字逐句解释疏通,如《离骚传》。注:本义是灌注。贾公彦《仪

6、礼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段玉裁“解经以明其义曰注”(《说文解字注》)一般的说,传和注都是解经的,从东汉开始,“注”成为古书注解的通称,如《十三经注疏》。笺:本义指小竹片,《说文》:“笺,表识书也。”作为注释体,“笺”的名称始于郑玄。一般是对原注隐晦而不显略和不详之处加以申发,或者记下自己的不同看法,如:郑玄《毛诗笺》。郑《六艺论》“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毛亨传郑玄笺毛亨传郑玄笺郑玄笺义疏义疏:疏通其义,又称“疏”、“注疏”、“义注”、“讲疏”等。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通常都是先注后疏,例如《周礼注疏》汉郑玄作注,唐

7、贾公彦疏;《尔雅注疏》晋郭璞作注,宋邢昺疏。义疏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唐人对前代的义疏加以整理修订,其中奉诏官修的义疏称为正义,即“正前人之疏义,奉诏列裁,定名曰正。”正义类必须遵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孔颖达疏孔颖达疏孔颖达疏章句章句:离章辨句、分析章节句读。刘师培《国语发微》:“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章句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文意,分析其中的含义。章句于每章之末还有章旨,总括该章主旨。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篇》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