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唐太宗-李世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太宗-李世民引言人生是一首詩,一個人就是一首詩,世上沒有相同的一首詩。而貞觀之治不僅是一個治世,一個盛世,更是一個君聖,臣賢,民安之世,甚至它還是一個產生詩,文采風流,人才踴躍之世,這於中華民族,它本身就是一部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輝煌巨著,怎能不叫人激動,又怎能不叫人深思沉吟呢!而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不知大家是否認識他,但在這研習上我們會討論到他,他到底在玄武門之變裏是否做得對?他又是一個好皇帝嗎?和他的政績等問題亦是我們討論的範圍,這可以令大家認識到在我們或世人眼中的他,更了解他呢!目錄P.2引言P.10貞觀之治(4)P.3目錄P.11貞觀之治的影響P.4唐太宗的出生P.1
2、2貞觀之治的影響P.5玄武門之變P.13唐太宗的死因P.6唐太宗繼位P.14評價P.7貞觀之治(1)P.15分工名單P.8貞觀之治(2)P.16感想P.9貞觀之治(3)唐太宗的出生唐太宗李世民(西元599-649),袓籍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是唐高袓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出生在李氏家族的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的舊宅第中。據說,他父親李淵給他取名「世民」,是取「濟世安民」之意。李世民排折行第二,他長兄建成、四弟元吉,跟他後來的生活道路都有密切的關係。十八歲的李世民應募入,邁出了青年時期戎馬生涯的第一步。玄武門之變原來高祖正妻竇后生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其餘長子建成、次子世民、四子元吉都隨父親
3、打天下。唐朝建立後,高祖以建成為太子、世民為秦王、元吉為齊王。秦王李世民自太原起兵到統一全國,戰功顯赫,早為其兄弟所疑忌。太子見其弟謀略過人,手下人才濟濟,恐其奪位,故與四弟齊王元吉聯合,多次謀害秦王而未遂。李世民本就不願將自己創下之江山拱手讓人,遂決心發動政變。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秦王向父皇密奏太子、齊王淫亂後宮、多次圖謀害己之事,高祖定翌晨召諸子入宮勘問。當太子、齊王經玄武門入宮時,秦王突襲之,親手射殺太子,其下屬尉遲恭則射殺齊王。史稱「玄武門之變」。唐太宗繼位李世民殺死兄、弟之後,派尉遲恭帶兵進宮,逼高祖交出軍權,又誅滅建成、元吉之後裔,斬草除根。六月七日,高祖詔立世民為太
4、子。是年八月,高祖又被逼讓出皇位,自稱太上皇,傳位給太子李世民,是為唐太宗(626-649),次年改元貞觀。貞觀之治(1)選賢納諫唐初時期,太宗心急求諫,但他的臣民卻不踴躍進諫,於是太宗便詢問魏徵原因何在?魏徵說這是有1個原因的.1.)他們擔心會招至殺身之禍..而改善的方法1.)反對阿旨順情,盲目執行2.)放下皇帝架子可減低臣僚進諫時恐懼的心理.太宗聽後,但嘗試放下皇帝威嚴的架子.其後,每當臣下進諫時,都表現得和譪可親,並細心聽取,即使心中不快樂,也不會表現出來的.由於<<君明於上,臣直於下>>,故此貞觀一朝,太宗儘己納諫,從諫如流,臣下直言極諫,成為一代風尚.太宗一生重視人才,知人善任,
5、舉賢任能,而且用人只注重品德,不計個人恩怨,使當時政府人才濟濟,名相輩出.這使大唐帝國國勢強盛,朝政蒸蒸曰上.太宗用人不計較個人恩怨,只要有才能,即使是自己的仇敵,也同樣重用.以下是一個有關太宗用人不計個人恩怨的例子:貞觀九年,長孫無忌在宮宴中對太宗說:[王珪,魏徵原先侍春太子,臣下視之為仇敵,而他們卻會一起同歡共宴,真想不到啊~~]太宗則說:[魏徵原先確實是我的仇人,但我知道魏徵的優點--他每次犯顏切諫的目的,是不容許我做錯事,所以我重用他.]由此可見,太宗用人知人善任,舉賢任能,而且用人只注重品德,不計個人恩怨的.貞觀之治(2)用人只注重品德,不計個人恩怨貞觀之治(3)重視文教太宗重視
6、文教,力倡文治,而且重視自身學習.故此改革科舉制度,增加考試科目,通過考試選拔人才,又設立各級學校,廣置校舍,擴大入學人數,而周邊的小數民族和鄰國也派子弟前來入學,此外,太宗還開設了弦文館,搜求圖籍,延攬儒士,修訂經史。唐太宗事業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勤奮學習和良好的文化素養.他熟通經史,而且長於詩賦書法.他生前寫了大量的詩句,其中以<<帝京篇>>稱佳作.此外,他還寫了大量政論文,詔敕等散文.而史論就像<<金鏡>>,<<晉武帝論>>,<<隋高祖總論>>,在他晚年寫的<<帝範>>12篇,是思想性,藝術佳都很強的.太宗愛好書法,並把王羲之的名帖<<蘭亭序>>真跡視為國寶,可見他十分重視
7、文教。貞觀之治(4)唐太宗還大力推動中原漢族的文化交流,虛心學習少數民族的文化。貞觀時期,西域不同風格的音樂、舞蹈、繪畫等廣泛在內地流傳,給唐代的藝術發展瑜輸入了新鮮血液。少數民族的一些生產技術,如高昌的葡萄酒製作技術等,也在貞觀時玥期傳入內地,並被普遍採用。唐太宗的死因貞觀十九年,太宗患了癱瘡,所以他讓李治去處理[軍國機務],自己專心養病.不幸的是太宗這時也開始服食金石之藥,他曾經嘲笑秦始皇,漢武帝,他們相信道士的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