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二轮)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二轮)

ID:41864379

大小:267.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3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二轮)_第1页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二轮)_第2页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二轮)_第3页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二轮)_第4页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二轮)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二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届高考复习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一)以(因为)——介词?连词?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分析: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①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②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辨析方法】 1、以+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作介词2、以+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作连词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答案: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

2、”,①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②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下列各句中的“以”用法是否相同?为什么?前一句的“以”与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介词。后一句的“以”连接两个表因果关系的分句,连词。同步练习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2.以其无礼于晋,且貮于楚也3.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介词介词连词连词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二)动+以+动——修饰?目的?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②作《

3、师说》以贻之。分析:①句“以”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②句“以”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1、看“以”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否则表目的。2、看“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3、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着”,表目的时可译成“来”或“用来”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②举匏樽以相属。③敛赀财以送其行。答案:①②句中“以”连词,表修饰;③句中“以”作

4、连词,表目的。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三)与(和)——介词?连词?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怀王与诸将约曰。③吾今与汝无言矣。分析:句中的“与”都解释为“和”,①句“与”前后两项合起来作一个成分,作连词;②③句“与”前后是两项不能同作一个成分,作介词。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辨析方法】1、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并列起来共作一个成分,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2、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对调,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3、看“与”前后的词或短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在表达中是否有主次之分,有则是介词,无则是连词。4、看“

5、与”前是否有能愿动词或其它状语,有则是介词,无则是可能是连词。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下列各句中的“与”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项王与沛公饮。(《鸿门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介词,“君王”是主,“沛公”是客连词,“吾”与“子”合起来作全句的主语。连词,“吾”与“子”作“共适”的逻辑宾语连词,“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并列,作“防”的宾语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四)动+而+动——修饰?承接?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简能而任之。 ②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③吾尝跂

6、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分析:①②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③句中的“而”作连词,表修饰。【辨析方法】 1、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2、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关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次之分,表修饰。如果只两个贯的动作,则表承接。10/7/2021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扣舷而歌之。 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①③句中的“而”作连词,表修饰。②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10/7/2021制作:祁阳

7、一中李映武(五)则(就)——假设?承接?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分析:四句中的“则”都译为“就”,①句中的“则”作连词,表假设;②③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辨析方法】1、看句意。“则”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虚拟的情况,表假设;“则”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一种事实,表承接。2、看呼应。有时候,表假设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