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64278
大小:349.3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03
《《如何分析事例》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写作指导(二)如何分析事例论点:笑对人生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一次,一位新闻记者问萧伯纳:“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在哪里?”萧伯纳轻松地说:“这区别很简单,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见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起来:‘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对着这瓶酒叹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观主义者。”可见,笑对人生的人时刻都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学生作文片段一1.叙议失当,叙多议少。2.堆砌论据,以例代理。3.不会分析,分析就是喊口号。议论文≠“观点+材料”问题反馈切记:事实还须雄辩通常有
2、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此外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中考作文评审组评价假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类比事例法正反对比分析法……分析议论事例的常用方法:方法推荐1假设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标志性词语有假如、如果、试想、倘若等。【论点】信念【论据】司马迁受了腐刑之后,虽然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摧残,受到一些人的耻笑,但他没有一死了之,是完成《史记》的信念支撑着他,使他有了继续活下去
3、的勇气和决心。这个信念支撑着他,让他最终完成了《史记》。【假设分析】如果司马迁没有一定要完成《史记》的信念,那么他绝没有那么顽强的意志活下去,那司马迁其人也不会为后人所知,今天还会有这么完整而珍贵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资料《史记》吗?正是信念,支撑着司马迁,使之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基本格式:1、假设分析法如果……那么……正是……假使……就……可见……运用假设分析法为下面的事例写一段分析性的文字。自信,但不能盲目。(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
4、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但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论据)【参考示范】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利的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小试牛刀】方法推荐2因果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标志性词语有:“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岳飞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方法1:直接陈述原因]自信,但不能盲目。(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
6、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论据)【因果分析】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方法2:自问自答]基本格式正因为……所以……2、因果分析法之所以……是因为……即用一两句话对所选事例进行高度概括,然后再运用到议论的
7、行文中。这样运用的前提是,所选事例必须是众所周知的。方法推荐3类比事例法【论据】伯牙对知音的追求使高山流水一曲成绝唱;苏秦、孙敬对知识的追求让悬梁刺股一言成警训;贾岛对诗的意境的追求而使“推敲”流传千古.只有追求,才会有收获。这段文字连引了3个事例,都没有展开,却使得整个句子紧凑,文气贯通。但连引事例后应适当进行总的评论。【论点】有追求才有收获。基本格式:3、类比事例法连引事例﹢总的评论“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茶壶为什么跳起来?”这个“疑”是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
8、;“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有具探求精神的人对此产“疑”,努力探求,以致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宋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科学上的重大突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