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

ID:41864235

大小:360.51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9-03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_第1页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_第2页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_第3页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_第4页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杭州市教科所孙义农内容概要危机干预的概念危机识别与评估预防与预警机制自杀应对及干预第一部分危机与危机干预一、危机(Crisis)的定义所谓危机就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确定“危机”的三项标准:(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3)当事人或病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二、危机干预(crisisintervention)的定义: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上解决

2、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心理危机时常见的心理和躯体反应:1、认知改变2、情绪改变3、行为改变对危机的合理认识危机由个体无力处理内心压力或外在事件引起危机情境之性质反映出当事人的认知经验而非病态危机是暂时性的,而且有特定发展阶段,但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危机也提供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应激反应坐立不安易激惹过度疲乏睡眠障碍焦虑惊跳反应抑郁喜怒无常肌肉震颤注意力不集中梦魇呕吐腹泻疑心晕厥做为应激反应的一部分,躯体及情绪症状在任何方面都是正常的。第二部分心理危机的特点一、心理危机的含义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突发事件

3、时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没有人能够获得免疫。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特定事件时产生的一种超过个人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感受。心理危机的程度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感受和解释,而不取决于事件本身。心理危机具有“即时”的特点,需要得到立即的解决。心理危机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适应性的”,也可以是“非适应性的”,自杀是一种心理危机的极端解决方法。三、心理危机发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心理冲击(impact)第二阶段:心理应对(coping)第三阶段:心理退缩(Withdrawal)第三部分心理危机的评估情绪认知行为RickA.Myer,AssessmentforCrisisIntervention,COPYRIGHT

4、◎2001Wadsworth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情感情感状态稳定,对日常活动情感表达适当。对环境的情感反应适切,对环境的变化只有短暂的负性情感流露,不强烈,求助者完全能够控制情绪。对环境的情感反应适切,但对环境变化有较长时间的负性情感流露,求助者能够意识到需要自我控制情绪。情感反应与环境有脱节,常表现出负性情感,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烈地情感波动。情感状态虽然稳定,但需要努力才能控制情绪。负性情感体验明显超出环境的影响。情感与环境明显不协调。心境波动明显。求助者意识到负性情绪,但不能控制。完全失控或极度悲伤。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

5、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认知注意力集中,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正常。求助者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实际情况相符。思维集中在危机事件上,但思想能受意志控制。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轻微受损,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基本与现实相符。注意力偶尔不集中,感到较难控制对危机事件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降低。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在某些方面有偏差。注意力时常不能集中,较多考虑危机事件而难以自拔。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因为强迫性思维,自我怀疑而受到影响。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可以有明显的不同。沉湎于对危机事件的思虑,因为强迫性思维、自我怀疑和犹豫而明显影响求助者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

6、能力,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有实质性的差异。除了危机事件外,不能集中精力。因为受强迫、自我怀疑和犹豫的影响丧失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有明显差异从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行为对危机事件应对行为恰当,能保持必要的日常功能。偶尔有不恰当地应对行为,能保持必要的日常功能,但需努力。偶尔出现不恰当的应对行为,有时有日常功能的减退,表现为效率降低。有不恰当的应对行为且做事没有效率。需化很大精力才能维持日常功能。求助者的应对行为明显超出危机事件的反应,日常功能表现明显受到影响。行为异常难以预料,

7、并且对自己或他人有伤害的危险。评估标准:3~12分采用“非指导性干预”;13~22分采用“合作型干预”;22分以上采用“指导性干预”。(美国标准).影响危机应对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严重程度2、自身资源(认知方式、应对模式)3、社会支持系统无效有效无效有效可改变有利害关系不可改变无利害关系问题初评次评适应情绪关注应对情绪反应(不适应)问题关注应对目标受阻状态下的个体认知模式ftp://ftp.zjsyzzx.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