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题)

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题)

ID:41864053

大小:81.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3

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题)_第1页
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题)_第2页
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题)_第3页
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题)_第4页
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训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巩义二中东校区高三语文第五次限时作业吋间:12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郑晓审题人:高三语文组2015.11.23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1)屮丿甫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屮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Z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耍素z—。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屮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屮川f之道,并加以合理地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

2、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2)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了。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屮。”《尚书•洪范》记载屮就有屮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屮庸之道的思想源头。“屮川f”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了说:“屮牌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

3、。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Z谓庸。中者天下Z正道,庸者天下Z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Z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Z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解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屮和之为用也:川f,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Z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席,用也”,则"屮庸”的木义就是屮道的

4、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屮廂的木意。(3)不管怎样,屮道木少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了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町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木身。事实上,屮川f木来是一种道徳修养境界,但是孔了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口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町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

5、做到呢?孔了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蝎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4)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屮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鬲到

6、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Z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Z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坏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纶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匝复性,乃是儒家们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1、关于“中庸Z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B.屮庸是孔了推许的至高道徳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C.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Z运用

7、,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D.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祁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2、文屮说“屮道木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A.凡事都耍尽町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C.屮道思想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D.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屮庸之道,

8、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B.中庸Z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己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吋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二、文言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薄A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牛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丁魏宫。媪Z许负①所相,相薄姬,云当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