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第一课

文言文复习第一课

ID:41863637

大小:220.51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9-03

文言文复习第一课_第1页
文言文复习第一课_第2页
文言文复习第一课_第3页
文言文复习第一课_第4页
文言文复习第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第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一)2012届高三复习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5.文中信息的筛选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9.文

2、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年份2009年18分2010年18分2011年19分1(3分)实词:病、去、角、蓄实词:屈、鸠、大辟、遗实词:第、嫌、俾、方2(3分)虚词:以、而、为、之虚词:其、而、焉、于虚词:所、因、以、于3(3分)活用:悦、凶、薄、全内容赏析内容赏析4(3分)内容赏析断句断句5(6分)3+33+33+4近三年浙江省文言文阅读考查情况:一、对照近三年的高考试卷,明确考查内容:1.实词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9(优化P131)2.虚词用法:18个虚词(见优化P137)3.词类活用、文言句式4.断句5.句子翻译6.内容赏析:筛选信息,归纳

3、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选材特点1.从体裁上说,选文一般为史传作品,或精美散文,主要以叙述为主,辅以议论,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部分选自《资治通鉴》)。近几年浙江卷:05年唐人孙樵的《书褒城驿壁》、06年明代方孝孺的《蚊对》、07年苏轼的《王定国诗集叙》、08年白居易传记节选、09年苏轼的《宝绘堂记》、10年《魏书·胡叟传》、11年《新唐书·张文瑾传》2.从内容上说,选段的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南北朝至宋的这段时间内,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

4、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考点一: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考查内容: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3.偏义复词4.通假字复习思路:巩固课本文言知识;结合语境推敲分析。1.一词多义,重点掌握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5、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一、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

6、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二、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①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②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相如廷斥之③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便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④无游目视者游目骋怀⑤

7、既有令名,复求寿考便言多令才(到、往)(到、往)(当廷)(当廷)(使者)(使者)(放眼观望)(放眼观望)(美好)(美好)二、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性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2000年全国高考题)例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自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