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_一个后果主义视角

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_一个后果主义视角

ID:4185909

大小:864.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29

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_一个后果主义视角_第1页
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_一个后果主义视角_第2页
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_一个后果主义视角_第3页
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_一个后果主义视角_第4页
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_一个后果主义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_一个后果主义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nyangNormalUniversity第29卷第6期2009年11月(Philos.&Soc.Sc.iEdi.t)Vo.l29No.6Nov.2009法学研究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一个后果主义视角黄灿,杜少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山东威海264209)摘要:法律及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问题是法治理论大厦建立的根基,但是,学界对客观性的挑战使法治命题岌岌可危,学界的有力回应仍然使其领地不断缩小,并且学界的回应仍然是就事

2、论事,没有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找到一个标准。通过对各种挑战与回应的梳理,从一种后果论的角度来论证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以后果作为衡量法律解释客观性的标准。关键词: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后果论中图分类号:DF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964(2009)06-0074-06一、问题的提出与界定既然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一般说来,我们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法律解释义关乎法治命题的成败。那么法律解释是否具这一概念的,其一是指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其二是有客观性呢?单纯依靠法律方法能使法律解释达到[1]152指一

3、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不管我们在何种意义客观性这一品格吗?如果没有,那我们的社会又何上使用这一概念,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得法律解以追求法治呢?而所谓的现代法治国家的法律运行释的客观性,使法律解释确定、稳定,具有可预测性,良好呢?为什么法律解释没有客观性呢?等等。针从而更好地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生活,维护人们对上述一系列困惑,学界做出了积极回应,关于法律的权利。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是法律本身固有的内在解释的客观性的论文和著作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品质,是其之所以成为法律的本质属性。法律解释各位学者的论述几乎均为就事论事,将法律解释的的客观性是法治

4、理论成立的前提,因为人们之所以视角囿于法律圈内,没有或不愿意正视这个现象:法看中了法律就是源于法律的相对的客观性、确定性律解释的客观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来自于法律之与可预测性,法律如果朝令夕改,就会给司法者、外是判决结果决定了法律解释,而不是相反。执法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带来高昂的信息费用,由此,是判决结果决定了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本文频繁变更的法律很难进入人们的心灵和记忆之中,试图以一种后果论的角度切入,以后果作为标准来也因此很难获得人们普遍遵守与服从。如果司法过确定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所谓后果论即以预测案件程被掺杂进太多法律之外的因

5、素,法官的判决乃至的判决结果为前提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法律自身就会变得相当不确定。如果法律的不确定本文所谓的法律解释是在方法论意义上使用使得人们很难根据法律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法律的的,指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依据法律事实针对个案所社会控制功能就会大打折扣。此外,判决结果的难进行的法律解释。这里的法律事实是法律解释的前以预测还会引起诉讼数量的增加并因此导致整个社提条件之一,因为事实是启动法律解释程序的动因,[2]会诉讼资源的大量支出。但是自自由法学始,无诉讼则无解释。关于客观性波斯纳在法理学问对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的批判接连不断,尤其对法律题中

6、曾做过三种区分:其一,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解释客观性的怀疑与挑战甚至对法治理论起到了性;其二,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即可复现性;其三,[4]9釜底抽薪的作用,以至于陈金钊教授提出了拯救交流意义上的客观性,即不任意,不主观臆断。[3]16客观性的命题。本文将客观性界定为可预测性,它介于波斯纳所谓收稿日期:2009-08-26作者简介:黄灿(1982-),男,河南商城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研究生;杜少光(1983-),男,山东聊城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研究生。74黄灿,等: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的客观性的第二者与第三者之间。关于法律解释

7、的并不在于其自身意义不明确,而在于社会关系太复客观性这一概念学界应用比较混乱,主要有两种用杂。法律不可能把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涵盖进去,社法,一是指法官对法律条文解释的客观性,二是指判会在不断的发展,稳定的法律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3]20决结果的客观性。本文指判决结果的客观性。另社会现象。昂格尔等批判法学的代表强调社外,本文所谓确定性、客观性与可预测性同义,我们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法律及其与社基本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三者。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不确定的。法律既不能从历二、对法律解释客观性的挑战与回应史发展进程中找到客观性,也不能

8、在特定社会需要(一)对法律解释客观性的挑战中找到独立性,它只是冲突的社会集团及各种社会[7]10在理论上要证明法律解释有客观性,首先要势力间的斗争结果。在昂格尔那里规范的不求法律本身是客观的,而对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