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5510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3
《高级副总裁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讲话稿与高级咨询师潘峻-企业关键人才测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级副总裁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讲话稿与高级咨询师潘峻-企业关键人才测评实施方案要点合集高级副总裁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讲话稿高级副总裁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讲话稿大家好,我们XX是一直服务企业的,所以我想从企业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创新的角度谈三点。第一,要尽快制定企业数据的安全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法规政策,来促进企业数据的开发利用。因为大家比较关注的,我觉得已经比较关注政府数据的开放,也比较关注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和开发利用。我们是服务企业的,像我们现在,在互联网化的阶段,更多的是通过云的方式来服务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的数据。
2、而且都是企业很敏感的经营数据。比如财务、库存、销售。现在就有近200万企业的数据,在我们云上面。可能未来还有一千万家,更多企业的数据都在这个平台上。这些数据怎么利用开发,现在遇到了很多障碍,法律障碍。这些数据所有权也是企业的,即使脱敏以后,我们怎么来开发利用。比如说我们想构建一个企业的征信平台,这些数据最关键的。我们最敏感、最精准、有价值的数据,我们这个平台上都有。但是,怎么开发利用呢,是有很多法律问题都没有解决。我相信电商平台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现在做征信,也做一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从法律上来讲,还是有风险的一些业务,我们已经在开
3、始做了,这是第一个建议。第二,我们希望国家、政府加快推进电子发票。电子发票这个事情的影响,不仅仅从征税的角度,发票的及时性的问题,杜绝假发票的问题,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髙效率,对企业整个互联网化,价值是巨大的,我们说推互联网+,我觉得从企业的角度,从企业互联网化的角度,电子发票是特别好的一个抓手,甚至它的影响不会亚于电子商务。因为它的影响、覆盖面远远大于电子商务,如果是积累了电子发票流转的数据以后,这个数据的开发利用,价值极高,包括企业征信,包括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管理,还有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开发大量的其他的数据增值服务,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国
4、家大力推行营改增,因为营改增以后,就有可能全国发票统一,只有一种发票,在这个基础上去推广电子发票,我觉得价值是最高的,希望加快这个进程。最后一个建议,我们在实滋创新驱动战略,我觉得不要片面地强调创新业态、创新的企业,更要强调,至少要同等强调传统产业的升级,他们的升级同样也要创新。现在地方政府一说要搞创新驱动,搞互联网+,就面临两个问题,一个传统产业现在面临压力,面临挑战,不知道怎么转。另外一个,去搞这些纯创新的业态,体量又上不来,搞得很尴尬,我觉得,这两个,我们能不能并重,形成一个相互促进、互补,而不是一个是要颠覆传统产业的态势。因为传
5、统产业的创新、升级改造,利用互联网+,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抓手。我们看到一些传统产业,在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化方面已经找到一些感觉了,有些路径和样板,我觉得值得推广的。比如很多企业互联网化,都是从构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体系来开始的。也有一些企业,构建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产业链的生态平台,还有很多企业,以员工为中心,来搞组织创新,组织变革,就是很多传统产业还是走得不错的。我建议,在这方面可以树立样板,一些典型的路径去推广。我认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创新更重要,这个存量是更重要。高级咨询师潘峻:企业关键人才测评实施方案要点〈B>
6、高级咨询师潘峻:企业关键人才测评实施方案要点〈/B〉〈B>—、指导思想〈/B>为增强对公司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甄选的有效性及与企业要求的匹配性,进一步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管理干部队伍,根据岗位素质模型及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形成测评方案,帮助公司全面系统地评价各类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选拨的科学依据。二、关键岗位测评操作思路:关键岗位测评操作原则:基于不同岗位序列及关键岗位的素质模型进行能力测评,主要对行为素质与技术素质进行甄选。〈B〉三、人才测评常用方法〈/B>(1)个
7、人历史资料(2)面谈(3)认知能力测验(4)人格测验(5)情境模拟练习〈B>四、采用的评估方法〈/B>1)行为素质:通用素质2)技术素质:通用知识、基本技能〈B〉五、测评的〈/B〉岗位范围〈B〉:中高层管理团队〈/B>〈B〉六、测评小组:〈/B>咨询顾问、企业高层〈B>七、测评实施〈/B>1、测评软件的编辑1周2、测评工具、问卷的编制1周3、行为素质的测试约1周4、技术素质测试1至2周5、结果处理1周〈B>八、测评结果分析〈/B>1、测评结果的录
8、入2、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B>九、测评成果以及使用〈/B>1、《关键岗位人才评估分析报告》2、提交企业领导审批3、人员使用、调整、晋升、培训依据之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